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甩干机制作》教学设计 课题 甩干机制作 单元 学校劳动 学科 劳动 年级 五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劳动观念: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体验科技制作的乐趣。劳动能力:①了解甩干机的原理(离心运动)和制作步骤;②认识洗衣机诞生的过程;③学会制作简易蔬菜甩干机的步骤与方法。从而培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提高思维拓展能力。劳动品质与习惯:在劳动过程中养成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培养热爱劳动,积极科学创新与研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甩干机的原理,学会制作简易蔬菜甩干机的步骤与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洗衣机的诞生过程,探讨生活中与甩干机工作原理相似的工具。 教学准备 教具(泥土、清水、颜料、塑料杯、毛笔、雕刻工具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5课 《甩干机制作》板书课题。导语:日常生活中,家家户户都需要用到洗衣机,一般洗衣机都有甩干功能。当我们把湿漉漉的衣服放入洗衣机中,按下甩干按钮,甩干机就开始高速运转,湿衣服上的水分会通过内胆上的小孔被甩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吧!(播放视频)师:同学们,看完视频,你们能说一说甩干机的工作原理吗?你们知道怎样制作甩干机吗 (生自由发言) 思考交流 引导学生了解离心运动,导入本课主题“甩干机的制作”。 讲授新课 一、劳动之趣 读一读“生活小镜头”,思考问题并找到答案。1.老师是怎么制作甩干机的?用到哪些材料?提问1:制作甩干机的材料有哪些?(导线、电池盒、双面胶、塑料杯、脱水筐、小电机、木架等)提问2:制作甩干机需要哪些步骤?(先用木架搭一个框架,接着把小电机用两面胶固定在木架上,然后在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孔,并用双面胶固定在小电机上,老师说这相当于洗衣机的外桶。接着把脱水筐套入塑料杯中,并与小电机的轴对准。最后,老师把浸了水的海绵放入脱水筐,装上电池,随着脱水筐高速旋转,海绵中大部分的水分被甩了出去。)2.“甩干机”的原理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原来甩干机高速旋转时,海绵在重力作用下做离心运动,使水分甩出,从而起到甩干作用。提问:什么是离心运动?(出示图片)离心运动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合外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时,将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3.想一想,洗衣机是利用什么原理把衣服甩干的呢?同学们知道简易甩干机的制作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吗 (生自由发言) 二、劳动之识制作简易甩干机(一)备一备准备材料:导线、彩贴、电池盒、双面胶、塑料杯、脱水筐、小电机、泡沫定位板。(二)做一做1.先将木架搭建好,粘好木板。(小提示:脱水筐的高速旋转,力度会越来越大,如果木架不牢固的话,将无法支撑甩干机的运作。)2.在小电机的背面粘上一些双面胶,然后粘到木架上,接着用扎带将小电机再次加固。最后,将电机轴周边粘上双面胶,等会用来粘塑料杯子。3.在塑料杯的底部中心位置,挖一个小孔。4.如图5-7所示,电机轴穿过小孔,把塑料杯牢牢粘在小电机上。5.将脱水筐底部中心的小孔也对准电机轴装上去。6.给电池盒装上电池,将浸了水的海绵放入脱水筐,接通电源,甩干机便可以开始工作了。(小贴士:在安装电池以及把湿海绵放入脱水筐前,都必须把电池盒上的开关拨到OFF位置。)3.考一考提到甩干机,不得不提洗衣机,你知道洗衣机的进化史吗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的提示,复述洗衣机的发展史。)三、劳动之窗洗衣机的诞生(一)首台电动洗衣机的发明现在人们公认的一个说法是,1911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它由一种小型发电机供电,利用一个转动的大桶,把衣服和肥皂放在里面。在搅拌器叶片的作用下,衣物在肥皂水中剧烈地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