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44086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A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7282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中的,地球,宇宙,学年,1章
  • cover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A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1~2题。 1.“蓝月亮”应属于(  )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A.太阳 B.地球 C.行星 D.恒星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乘组将在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6个月。据此完成3~4题。 3.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属于(  ) A.星际物质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4.对航天员出舱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耀斑爆发 C.剧烈高温 D.强风暴雨 读下表,完成5~6题。 行星 名称 与太阳距 离/108 km 公转 周期 自转 周期 大气及 成分 表面平 均温度/℃ 水星 0.579 87.9天 58.6天 极稀薄, 氦、钠(气体) 白天350, 夜晚-170 (固体表面) 金星 1.082 224.7天 243天 浓密,CO2 480 (固体表面) 地球 1.496 1年 23小时 56分4秒 浓密,N2、O2 22 (固体表面) 5.下列关于表中各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水星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C.水星昼夜温差比地球大 D.金星固体表面平均温度比水星低 6.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存在“液态水”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图,完成7~8题。 我国沿30°N太阳年辐射总量图 7.①地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地势 C.天气状况 D.昼夜长短 8.太阳年辐射总量③地小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③地(  ) A.地势低,云量大 B.地势高,空气稀薄 C.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D.纬度低,昼长短 右图为汉代石刻“日中足乌”图。读图,完成9~10题。 9.古代中国人“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种太阳活动,其最有可能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10.科学研究表明,鸟类起源于距今1.5亿年前,这个时间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的(  ) A.新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太古宙 江苏省的淮安(33°N、海拔12.6米)和南京(31°N、海拔27.9米)的太阳辐射量存在差异,下图示意两地多年平均月太阳辐射总量变化。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地球表面分布均匀 B.间接为地表提供光热 C.是地球上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D.能量源自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12.与淮安相比,南京(  ) A.海拔更高,年太阳辐射总量更大 B.纬度更低,年太阳辐射总量更大 C.多年平均月太阳辐射总量的变化更大 D.多年平均月太阳辐射总量有两个峰值 日食是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观测日冕的绝佳机会。据此完成13~14题。 13.发生日全食时,被全部遮盖的太阳大气圈层是(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平流层 14.日冕层的太阳活动增强可能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是(  ) A.干扰长波通信 B.极光现象增多 C.有线通信减弱 D.气温急剧升高 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地表形态也在不断变化。据此完成15~16题。 15.地球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形成于(  )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6.联合古陆开始解体的时期是(  )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  ) A.蓝细菌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8.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 A.CO2的含量一直下降 B.O2的含量一直上升 C.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 D.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