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363764

乘法引入 交换(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日期:2025-04-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414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乘法,引入,交换,教案,二年级,上册
  • cover
乘法引入③———交换 【教学内容】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书本P12 【教学目标】 1、从行和列不同的观察角度列式计算,得到相同的结果;初步感知乘法的交换。 2、初步认识交换,并能运用交换使运算更简便。 3、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交换,使运算简便。 【教学准备】课件、板贴、学习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评价关注点 一、 游戏引入,复习旧知。 1、热身活动:根据老师的拍手频率用算式表示。 ① 3个2连加 加法算式:2+2+2=6 乘法算式:3×2=6 ② 2个3连加 加法算式:3+3=6 乘法算式:2×3=6 增强课堂趣味与活力,让学生区分3个2和2个3的不同表示方法;培养学生专注力。 二、 探究新知, 验证归纳。 (一)情景引入:观察角度不同,得到不同的乘法算式。 1、游玩了各种游乐设施,小伙伴们都又热又渴,想去买一些饮料喝,你能帮忙数一数这箱饮料有几瓶吗? ①小巧的想法:有4排,每排3瓶,即4个3。 用乘法算式表示为4×3=4+4+4=12(瓶) 除了像小巧一排一排地看,看到4个3,还可以怎么观察吗?请你学着小巧的样子说说看。 预设:还可以竖着观察,有3列饮料,每列有4瓶,也就是3个4。 ②小亚的想法:有3列,每列4瓶,即3个4。 用乘法算式表示为3×4=3+3+3+3=12(瓶) 小巧和小亚的算法都正确,但他们从行和列不同的观察角度列式计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同桌交流。 预设:两种方法虽然列式不同,但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引导:既然结果相同,我们可以在两个算式之间用什符号表示呢? 观察这个等式:4×3=3×4,你还有什么发现? 预设:因数都是4和3,只是交换了位置。 小丁丁提出猜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二)验证猜想: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方法一: 通过加法计算,验证猜想。 8×3=3+3+3+3+3+3+3+3=24 3×8=8+8+8=24 结果相同,所以8×3=3×8。 交换因数3和8的位置,积不变。 方法二: 小巧:6个2用乘法表示就是6×2,2个6用乘法表示就是2×6,这两个算式只是交换了因数6和2的位置,积都是12,所以6×2=2×6,小丁丁猜想正确。 请你学着小巧的样子圈一圈,验证我们的猜想。 预设1:3个3个圈就是4个3,也就是4×3=3+3+3+3=12;4个4个圈就是3个4,也就是3×4=4+4+4=12。交换了因数4和3的位置,积不变,所以4×3=3×4,小丁丁猜想正确。 预设2:1个1个圈就是12个1,也就是12×1=12;12个一圈就是1个12,也就是1×12=12。交换了因数12和1的位置,积不变,所以12×1=1×12,小丁丁猜想正确。 方法三: 小伙伴们观察20个橘子,有不同的数法,结合新学的本领,你有什么新发现吗?哪两人的数法能够说明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吗? 预设1:20个橘子,小巧看见4个5,4×5=20,小亚看见5个4,5×4=20,所以4×5=5×4,交换因数4和5的位置,积不变。 预设2:20个橘子,小丁丁看见2个10,2×10=20,小胖看见10个2,10×2=20,所以2×10=10×2,交换因数2和10的位置,积不变。 方法四: 同桌合作:一个同学说2个数,另一个同学用这2个数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再一起来验证是否交换因数,积不变。 验证小丁丁的猜想正确,擦去“ ” 利用交换使运算简便。 一二组计算:7×3=3+3+3+3+3+3+3=21 三四组计算:3×7=7+7+7=21 老师发现三四组的同学算的更快些,为什么? 预设:3×7加的次数更少,所以运算更简便。 所以3+3+3+3+3+3+3=7×3=3×7=7+7+7=21。 2、运用新本领2+2+2+2+2就是5个2相加,就是5×2,交换两个因数位置2×5=5+5=10,计算更快更简便。 书本P12试一试2+2+2+2+2+2+2+2+2=( )×(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