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80589

《赤壁赋》知识概括-2024年高考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27次 大小:366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课内,素材,梳理,要点,诗文,语文
  • cover
《赤壁赋》知识梳理 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 一、相关成语 物各有主:意思是世间万物各有其所属。 水波不兴:指没有涟漪和波纹。形容十分平静。 水光接天:水的光色与天的光色相连接,比喻水域宽广。 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独立” 的意思是一种超凡脱俗的 意境。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凄凉。 余音袅袅:原意指声音已经结束, 余音还在缭绕。形容音乐悦耳动听, 令人沉醉。 不绝如缕:原意是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后也比 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 沧海一粟:指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一毫莫取:比喻极其微小的东西。连一根毫毛那样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也不拿人家 的。形容为人廉洁,不占他人或公家的便宜。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二、文化常识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的散文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 想象丰富, 成就卓越, 因而有“浑涵光芒, 雄视百代” 的称誉。其诗清 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 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 与南宋词人辛弃疾并称“苏 辛”。他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苏轼与蔡襄、黄庭 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赋:是中国古代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 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和谐;三、文辞上进究 藻饰和用典。汉代赋称为古赋, 篇幅较长, 多采用问答体, 韵散夹杂, 喜用生僻 字。六朝赋称为骈赋, 又称“俳赋” ,篇幅较短, 讲究对偶和用典。唐宋时科举考 试所采用的一种诗体赋称律赋,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和谐,并由考官出题限韵, 全文一般不超过 400 字。中唐以后,受古文运动影响,赋更加散文化,句式参 差,多以散代骈,押韵较随便,比较注意行文的清新流畅,几乎与散文相接近, 故称文赋。 壬戌: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 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还比喻品德美好的人。 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斗,都是星宿名。 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蜉蝣: 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舳舻:舳舻是船头和船尾的并称,多指前后首尾相接的船。 三、重点词语 兴:起。 属:倾注,引申为劝酒。 如:往。 凌:越过。 冯:通“凭” ,乘。 溯:逆流而上。 缕:细丝。 缪:通“缭” ,盘绕。 酾酒:滤酒,这里指斟酒。 槊:长矛。 匏:葫芦。 须臾:片刻,形容生命之短。 骤: 一下子,很轻易地。 卒:最终。 适:享用。 枕藉:相互靠着。 四、 一词多义 歌 扣弦而歌之(动词,唱) 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名词,歌词) 倚歌而和之(名词,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到) 如泣如诉(好像) 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下面) 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 而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羽化而登仙(连词,表顺承)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之 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知东方之既白(助词,用在主谓之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