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02028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319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十六,年前,回忆,教案
  • cover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读课文,了解文章脉络和主要内容。 2.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和探究意识。 3. 感受李大钊的革命精神,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件音乐起)导入语: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同学们,当这优美、激越的音乐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而在千千万万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驱中,李大钊就是其中的一位(课件出示李大钊照片)对于李大钊,你了解多少?我们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交流)看来大家课前做足了功课!(课件出示李大钊简介)师:他的女儿李星华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写了一篇回忆录,题目是《十六年前的回忆》,今天让我们走进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去追忆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继续的?能否用小标题的形式来表示每部分的内容。师生交流(课件)按时间顺序,小标题: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 三、再读课文,精讲细读 (一) (课件)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重点读一读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言行的语句,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批注。开始吧! (二) (巡视)大家的学习习惯可真好,都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 请把你的感受与小组同学分享,相信会有更多更新的收获!开始吧!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成果。课文中哪些地方你最受感动呢? (四) 交流学习成果 1. 被捕前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课文第 7自然段最受感动。 师:这是对李大钊被捕前的描写。(板书:被捕前) (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具体谈谈体会?生谈体会,教师引导:感受到了局势的严峻,从前文军阀张作霖派人来检查,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可以看出局势非常严峻。可是父亲不听母亲和朋友的劝告,坚持留在北京,可以看出父亲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板书:忠于革命)学生谈体会,教师引导:从李大钊说话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他态度的坚决,这里用了两个反问句:一个是“不是常对你说吗”,另一句是“我哪能离开呢?”从这两个反问句中感受到了李大钊已经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了。师:谁来读一读第七自然段,表现出李大钊的革命精神。(指名读,评价) 师:还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局势的严峻?生:还可以从第 5自然段。(课件)具体谈谈体会。 2. 被捕时 师:课文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呢?生:课文 11自然段对父亲被捕时的一句描写打动了我。“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父亲的不慌不忙和我的恐惧行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这是对李大钊被捕时的描写。(板书:被捕时)师:课文中这样的对比不止这一处,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李大钊被捕时的片段,也就是课文的 8—17自然段。看看你还有那些对比?从这些对比中你体会到什么呢?生回答,教师引导: (1) 父亲早已做好了准备,知道这一天迟早要到来的,李大钊从容镇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给敌人极大的压力,使敌人十分恐慌,于是就虚张声势。(这是胆量对比)(板书:视死如归) (2) 只有父亲和我两个人,敌人却如此兴师动众,还大喊大叫,一拥而入。(这是人数的鲜明对比) (3) 敌人极大的恐慌,特别的心虚;父亲是那样的从容,镇定,毫不惧怕。有着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这是态度的对比)师:同学们都体会真深啊,能不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你的体会表达出来呢?试试!(比赛读,评价读) 3. 被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