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10266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81624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编版,统编
  • cover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结合课标要求中的行为动词和教材内容来看,课标在识记层面,要求学生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理解层面,要求学生理解这些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应用层面,要求学生初步培养史料互证意识,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学习、认识历史。 教材分析 本课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本课为纲要上的第一课,也是高中学段历史学习的第一课。本课系统阐释了中国境内从旧石器时代到西周灭亡的发展历程,时间跨度大,概念多,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特征,结合考古资料、传世文献共同展现了“中国”的形成过程。本课内容跨越旧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贯穿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深度结合历史唯物主义,是为高中学段历史学习奠基的一课。本课共分三个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第一子目主要讲述早期人类的形成与发展,点明生产力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第二子目主要讲述早期国家的建立,结合传世文献与考古学内容展现夏王朝的制度特点;第三子目主要讲述有确切文字证实的商和西周两代,勾勒出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典型画像与文明成就。三个子目按时间顺序体现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连,立体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与早期国家的特征,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学情分析 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学情分析:1.已知: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三课内容:“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原始农耕生活”“远古的传说”,以及第二单元中的“夏商周的更替”“青铜器与甲骨文”两课内容与本课内容有一定的相似性。初中教材主要介绍了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较早的人类;原始农业工具;河姆渡与半坡人的生活;三皇五帝的传说;夏商周的更替等内容,阐释了农业出现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青铜器铸造与文字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等具体史实。学生已对基本史实有所认识,故本课教学应注重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深层逻辑,培育文史互证,解读历史的能力。2.能知: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体系,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学生能够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与早期国家的特征形成系统的认识;培育文史互证能力;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形成初步认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能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及课堂思考,学生了解不同的历史信息来源及其价值,了解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特点,认识从新石器时代到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中华大地上经历的生产工具的进步、社会组织演变、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进而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通过阅读教材及课堂思考,学生了解不同的历史信息来源及其价值,理解三皇五帝时代与龙山时代的概念与关系,了解阶级、私有制、国家的关系及其在考古资料与文献中的表现形式。(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3.通过探究稻米在二里头先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了解历史研究须具备跨学科思维,并掌握一定的生活常识,在探究中体悟中原文化受周边文化影响,也影响着周边文化,感悟兼容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