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466345

人音版 音乐一年级下册第8课 时间的歌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34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8课,间的
  • cover
8《时间的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位置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第一学段学段目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能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感知音乐的艺术形象,对音乐产生情趣。在音乐体验中唤起积极向上的情感,初步具有乐观的态度以及对身边人的友爱之情。能积极参与演唱、演奏、歌表演、律动、音乐游戏、舞蹈戏剧表演等艺术活动,积累实践经验,享受艺术表现的乐趣,在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一年级下册简谱第八课《时间的歌》,本节课还涉及了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主题音乐的按节奏律动。 二、内容分析 1.《时间像小马车》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创作歌曲,四二拍拍,F大调式。歌曲采用了有规律的节奏,多为四分、八分音符,形象地模仿了时钟小马车“哒哒”走动的声响。旋律多为级进,流畅上口,并采用了曲调的模进、节奏的重复,使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歌词简单明了,寓意深刻,告诉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里人们各自做着不同的事,有的人成绩卓著,有的人一事无成,说明了时间珍贵而紧迫,要珍惜时间,懂得利用人生有限的时间多学本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2.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此曲也译作《打切分音的钟》、《打出切分节奏的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 45年。同年夏季由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首次演出。乐曲为 C大调,四四拍,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乐曲开始用双响筒声模拟钟摆的走动声。开始它很有规律,带有装饰音的主题从第四拍进,它刚刚进行了一个乐句,就出现了切分节奏,但它很快又恢复了正常。双响筒在主题出现切音之后,主题进行到第二句尾时,它像开玩笑似的,也来了一个切分节奏,此后,经常出现这种分现象。这种偶而出现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在单调乏味的四分音符节奏的进行中,表现出一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主题:3.歌曲《这是什么?》,四二拍,宫调式,结构为四越剧构成的一段体。歌词为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还会发出“嘀嗒”与“当当”的声音,生动、形象,富有童趣,启发学生以形象思维积极动脑思考。歌曲的律动在有规律的节奏配合下,轻松、跳跃,第一乐句形象地描绘出钟表的机械声和报时声,第三乐句是重要的两个小乐句,呈示着两个设问,第四乐句是个拓展的尾句,平稳地落在主音“do”上,给人以完整的结束感,结合歌词提示学生要有时间观念、并暗示着谜底。 三、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通过音乐游戏,用按节奏读歌词、身体按节奏律动、按节奏回答问题,初步认识了解“节奏”。 3.通过探究,感受音乐,初步体验音乐带给来的快乐,并懂得时钟的作用和时间的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了节奏的并能够用读、演、奏、唱的形式表现节奏,并能在歌曲里找出相同得节奏(乐句)。 2.难点:相同乐句音高的区别、附点、休止符、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时值对比。 五、教学准备课件、钢琴、电子琴、打击乐器等。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董老师给打击带来了一首儿歌,你们看 1出示课件《小小花园》(带学生边读边做动作),同学们读的真不错,可是这样读太简单,老师要加大难度了! 2.出示课件:带节奏的《小小花园》,并加上电子琴节奏伴奏。 (二)节奏 刚才我们读儿歌的方式叫做有节奏地读歌词,节奏在我们的音乐中非常重要,是音乐的基础。 1.身体律动 a.节奏数数形式,1234567,7654321......加上体态律动 b.播放《调皮的小闹钟》主题旋律,做体态律动 c.初步了解作者安德森 2.按节奏对话模式熟悉歌曲《这是什么》的节奏(同时课件配合) 3.问题激趣导入歌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