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75233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大气压 第一课时

日期:2024-06-0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4569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教版,八年级
    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大气压 第一课时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临海期末)自新冠疫情以来,口罩已经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下列有关口罩的使用中,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戴上口罩后感觉呼吸困难 B.戴上口罩后吸气时口罩贴在脸上 C.戴上口罩后呼气时口罩鼓起来 D.取下口罩后耳朵上有绳的勒痕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 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解答】 A.戴上口罩后感觉呼吸困难是口罩阻止了空气流动,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戴上口罩后吸气时,口罩和脸之间的气压减小,大气压将口罩压贴在脸上,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B符合题意; C.戴上口罩后呼气口罩会鼓起来,是呼出的气体造成的,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取下口罩后耳朵上有痕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2八上·定海期末)如图是教材中“瓶中取袋”实验,其中“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时,越拉越费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塑料袋与玻璃瓶之间的(  ) A.气体越来越多 B.气体越来越少 C.气压越来越大 D.气压越来越小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如图是教材中“瓶中取袋”实验,其中“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时,越拉越费力”,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塑料袋与玻璃瓶之间的气体体积越来越大,而气压越来越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3.(2020八上·黄岩期中)负压救护车是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充完气的汽车轮胎 B.漏气的气球 C.吸饮料之初的吸管、 D.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比较容器内气压和外面气压的大小即可。 【解答】A.充完气的汽车轮胎 ,轮胎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不是负压状态,故A不合题意; B.漏气的气球,气球内气压大于外面气压,不是负压状态,故B不合题意; C.吸饮料之初的吸管,吸管内气压小于外面大气压强,于是饮料被压入口中,此时处于负压状态,故C符合题意; D.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舱内气压大于外面气压,不是负压状态,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4.(2020八上·黄岩期中)先在烧杯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如图所示,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动。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目的:研究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 D.探究结论: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描述推测实验要验证的假设即可。 【解答】先在烧杯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这时鹌鹑蛋进入瓶中,说明大气对鹌鹑蛋存在压强。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动,说明大气对鹌鹑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即实验探究的假设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故选B。 5.(2023·舟山模拟)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B.p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