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79929

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2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49933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1课,中华,文明,起源,早期
  • cover
(课件网) 人是从哪里来的? 中国从何而来? 你最早从哪里接触到的中国的历史? 远古循迹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文明曙光,满天星斗—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时代 大致时间 区分标准 (生产工具)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社会组织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早期 新石器时代 晚期 距今约170万年—1万年前 打制石器 主要为 磨制石器,打磨结合。 渔猎,采集 食物采集者 群居生活,用火 母系 氏族社会 原始人群 父系 氏族社会 距今约1万年—公元 前2070年 定居生活,使用陶器,逐渐稳定。 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养蚕缫丝。 食物生产者 北京人 元谋人 旧石器时代—渔猎,采集,群居 根据课本与图片回答, 元谋人与北京人已经具有哪些“人”的特征了呢? 直立行走 制造和使用工具 学会用火 旧石器时代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旧石器时代主要遗址分布图 分散:南北兼有,范围较广 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 新石器时代—农业,群居,驯养牲畜 姜寨遗址复原图 半坡遗址陶器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社会特征: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聚居,尚未贫富分化,仍处于母系社会。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特征 一座13人的合葬墓中,居中者为仰身直肢葬,其余的人骨皆围绕居中者的四周而葬,葬式皆不一样,有的侧身葬,有的屈肢葬……一座5人合葬墓,墓主人为男性,仰身葬于独木棺内,棺外殉葬者有四人,仅存头颅骨。 —柳湾墓地考古资料(新石器晚期) 良渚文化的城墙分布 良渚文化出土的龙手镯 牛梁河遗址祭坛 父系社会, 出现部落。 阶级分化, 出现宗教与崇拜 阶级分化 农业发展 生产力提高 剩余产品增多 私有制产生 氏族贵族 早期贵族,首领 下层平民 早期奴隶 贫富分化,阶级分化明显 文明曙光,满天星斗 多元: 起源多样,各有特色 一体: 中原核心,交相辉映 文明初成,从万邦到国家 材料一: 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主要。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阶级 国家的出现 城市的产生 金属工具 文字 材料二: 国家是社会文明的概括......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三皇五帝,如何看待神话传说 三皇: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五帝: 黄帝 颛顼 帝喾 帝尧 帝舜 神话传说是否可以作为史料取证? 想要证明三皇五帝的真实性,需要哪些史料? 从大禹治水看夏朝的建立 大禹为什么要治水? 治水需要哪些力量? 治水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曾经发生过大型自然灾害 人,工具,大规模组织资源 生产发展,产生重要领袖 形成对领袖人物的崇拜与归附 为早期国家诞生提供基础 夏朝概况 存在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禹 传承方式: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传贤———传子 国家机构:夏王是最高统领,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考古遗址:二里头文化 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用来做什么的? 殷人尊神,率民事以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神的意志如何来传达呢? 巫 商王 政治领袖 (双重身份) 王权神化,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 文明传承,家国一体,礼乐之邦 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 内服 商王_____控制的地区。 商王_____控制的方国与部族。 外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