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543547

2.4自由落体运动课件 (共26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7458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期,必修,2019,人教,物理,高一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物理高中 2.4 自由落体运动 【新课导入】 站在高层建筑物上,让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你认为哪个物体下落得快? 在教室内拿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将其中一张揉成一个团。让纸团和另一张纸在同样的高度落下,看看哪一个下落得快? 结合实验及生活中的经验,讨论:什么因素影响物体下落的快慢?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一、历史上关于落体运动快慢研究 1、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时,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 2、16世纪末,意大利比萨大学的青年学者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表示了怀疑.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世界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证明 重的铁球和轻的铁球下落快慢相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重的物体下落得快 轻的物体下落得慢 猜想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逻辑的力量 V12>8 V1=8 V2=4 4>f 自由落体运动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自由落体加速度 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用g表示 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一般g =9.8m/s2,粗略计算g=10m/s2。 两极 g偏大,赤道g偏小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提出问题: 做出猜想: 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打点计时器 纸带 重物 x1 x2 x5 x4 x3 5 4 3 2 1 0 0.80 1.98 0.80 3.52 5.39 7.58 1.18 0.38 1.54 0.36 1.87 0.33 2.19 0.34 方法一: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赤道: g = 9.780m/s2 北京: g = 9.801m/s2 北极: g = 9.832m/s2 莫斯科: g = 9.816m/s2 随纬度升高,重力加速度增大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V=V0+at V - V0 =2aX 2 2 X=V0t+ at 2 2 1 g g g V= gt V = 2gh 2 h= gt 2 2 1 V0=0 a=g 公式转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自然界是简单的,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简单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伽利略 猜想与假说 随时间均匀变化? 随位移均匀变化?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伽利略的探索之路 困难一.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 下落物体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即 1 .大胆的猜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困难二 : 落体运动时间太短,无法准确测量 突破:“冲淡”重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