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75920

第六单元 单元复习课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鲁教版化学 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9866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六,八年级,化学,教版,2023-2024
    第六单元 单元复习课 易错点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把握不准 【典例】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你能圈出下列答案的错误之处并进行修改吗 (注:括号内为正确答案)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的原料为 (填物质名称)。若将装置A改为装置B,其优点是 。若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3)FeS固体和稀硫酸之间可发生反应,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H2S同时生成硫酸亚铁。H2S气体有毒,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①写出制取H2S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②某同学用D、E、F装置组合收集H2S。E装置的作用是防倒吸,则虚线框内最合适的装置是 (填“甲”或“乙”,请从如图中选择)。 错因分析 1.仪器名称书写错误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要辨识清楚,书写要准确。 2.装置的选择与评价 分液漏斗能控制反应速率,带隔板的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利用多功能瓶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大的气体从长端进入。防倒吸装置应避免NaOH溶液进入,导气管应与NaOH溶液脱离接触。 考点一燃烧与灭火 类型1 创新实验 1.(2022·成都中考)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 ℃,升温至60 ℃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A.只有②中有燃烧现象 B.由①②现象说明可燃物达着火点未必燃烧 C.若继续水浴升温,则③中红磷一定会燃烧 D.该实验能总结出燃烧的条件 类型2 国学经典 2.(2023·临淄区质检)陈寿(晋)在《三国志》中记载火烧赤壁的场景:“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下列认知有误的是 ( ) A.“薪草”“膏油”都是可燃物 B.“同时发火”降低了“诸船”的着火点 C.“时风盛猛”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膏油”着火时不宜用水灭火 类型3 传统文化 3.(2023·泰安泰山区质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釜底抽薪”,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B.“杯水车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着火点 C.“火上浇油”说明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加旺盛 D.“煽风点火”,煽风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使燃烧更旺 类型4 日常生活 4.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 (3)煤和水蒸气高温下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 。 考点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 类型5 航天航空 5.(2022·东营中考)2021年12月9日,由航天员王亚平主讲的“天宫课堂”压轴实验圆满成功。实验中往漂浮在空中蓝色水球中放入半片泡腾片[主要成分是柠檬酸(H3C6H5O7)和碳酸氢钠],泡腾片与水作用,不断产生小气泡,水球逐渐变大。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 为什么泡腾片遇到水才产生气泡 【猜想与假设】小亮同学结合已有知识,判断产生的气泡是CO2,他的判断依据是 。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亮同学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模拟用维生素C泡腾片和水制取并验证气体的性质。 (1)仪器a的名称: ;仪器b的名称: 。 (2)实验室要用以上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需要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选择此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 (3)小亮同学将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反思交流】小丽同学提出,泡腾片遇到其他液体也能产生气泡吗 她设计并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将4片同样的泡腾片同时放入四个盛有5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