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02797

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212326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6课,隋唐,盛世,五代十国,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隋唐帝国在其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表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不仅达到中国历史上的新高峰,就世界范围来看也称得上最富庶、最文明的国度。 ———张帆《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6课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 2.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教学重点:隋的统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交融 教学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藩镇割据 背诵内容 1.隋唐灭亡原因 2.隋唐繁盛的表现(政治、经济、民族)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隋朝形势图 隋文帝杨坚 1、建立:581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 2、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一、隋朝兴亡 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安定的社会环境,人民的辛勤劳动 1、隋“盛”的表现 广设仓库,兴建洛阳城和大运河 1969年,考古工作者对含嘉仓城进行发掘 ,现已探出粮窖287座,其中最大的窖,窖口18米左右,深12米左右,最小的窖,窖口也有8米左右,深6米左右。 一、隋朝兴亡 (二)盛极一时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控制 补:大运河(营建目的、评价) 评价: A.经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运河沿岸城市发展,保证了粮食供应。 B.政治: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民族交融,维护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 利 弊: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推动农民起义 政治中心 产粮大区 国富 隋亡的根本原因: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征高丽,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尖锐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唐) 贯通南北 巩固统一 经济发展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唐) 过度徭役 滥用刑罚 激化矛盾 民贫 一、隋朝兴亡 (三)短命而亡 (二)唐朝的繁荣 1、政治: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继续劝课农桑,开创殿试和武举选拔人才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繁荣初现 持续发展 空前繁荣 唐太宗:贞观之治 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开元盛世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一)概况: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二)唐朝的繁荣 2、经济:封建经济持续发展 (3)商业:坊市分离;柜坊、飞钱;开元通宝;长安、洛阳 (1)农业:曲辕犁、筒车;耕犁技术完善;兴修水利 (2)手工业:丝织业、制瓷业(唐三彩,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造纸业发达 南青北白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三)民族:开明的民族政策 1、突厥:军事征讨、设置机构 (1)太宗:灭东突厥,尊“天可汗” (2)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3)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2、回纥:册封首领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三)民族:开明的民族政策 3、吐蕃:和亲、会盟 (1)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2)穆宗:唐蕃会盟 4、靺鞨:册封首领 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三)民族:开明的民族政策 知识拓展:羁縻制度 材料:在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羁縻府州制度。……这些羁糜府州的建署大多以各少数民族的部落为单位,府州官不由朝廷派遣,多由其首领担任,实行世袭制,一般不征收赋税,他们只是定期向朝廷贡纳一定的财物。这样,唐政府于内地州府实行郡县制,在少数民族地区保留奴隶制度,这就构成了唐朝的“一国两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