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10193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7.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0-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1733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7.3 汽化和液化
  • cover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7.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第二次沸腾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次沸腾时,瓶内气体压强相同 B. 第二次沸腾时和第一次沸腾时相比,瓶内气体压强不变 C. 两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相同 D. 第二次沸腾时比第一次沸腾时,瓶内水的沸点低 2.(3分)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它是水蒸气,处较浓 B. 它是水蒸气,处较浓 C. 它是小水滴,处较浓 D. 它是小水滴,处较浓 3.(3分)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 A. 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B. 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 C. 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 D. 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4.(3分)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天湿衣服晾干,属于升华现象 B. 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C. 烧开水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D. 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糕冒“白气”是升华现象 5.(3分)如图所示的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各成分的沸点如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留物的主要成分是。 物质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乙烯 丙烯 丁烯 戊烯 沸点 A. 乙烷乙烯 B. 戊烷戊烯 C. 丁烷丁烯 D. 丙烷丙烯 6.(3分)下列描述的自然现象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A. 初春,冰雪逐渐消融 B. 冬天,冰冻衣服晾干 C. 秋天,草上露珠形成 D. 夏天,潮湿路面变干 7.(3分)物理课堂上正在讨论汽车前挡风玻璃起雾变模糊的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前挡风玻璃起雾现象是水蒸气吸热汽化形成的 B. 不管冬季还是夏季,适当升高挡风玻璃的温度,都可以除雾 C. 夏天,因为使用冷空调,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液化,使其模糊 D. 冬天,因为使用热空调,只要打开车窗外的雨刮器即可除雾 8.(3分)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B. 同时沸腾 C.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 稍后也沸腾了 9.(3分)小昌同学在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高于 B. 先下降,后上升到 C. 低于 D. 等于 10.(3分)小红想给物品消毒。通过查询“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消毒剂使用指南》得知,用的酒精消毒时,需 要擦拭物体表面,并让酒精作用,小红为了让酒精蒸发更缓慢,下列正确的措施是 A. 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通风处 B. 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向阳处 C. 擦拭酒精后用吹风机热风吹干 D. 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入密封袋 11.(3分)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B. 90℃ 的水也可以沸腾 C.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12.(3分)如图所示,甲容器和乙试管内均装有水,乙试管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A. 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一定同时沸腾 B. 甲容器内的水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也会沸腾 C. 甲容器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D. 乙试管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