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梨园艺术———《唱脸谱》教学设计 课例简介 本课为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梨园奇葩》第2课。本课中教师通过利用多种信息技术的支撑,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获取知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感受京剧文化的韵味,让学生在学唱学习中了解中国的国粹,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传承和发扬。 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梨园奇葩》第2课。《梨园奇葩》在花城版初中教材中是一个系列单元,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中已有《梨园奇葩》之一的学习,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京剧的一些相关的知识,其中包括京剧的来源、唱腔、行当、四大功、伴奏等。在本课的学习中主要让学生在学习京歌《唱脸谱》中掌握京剧脸谱的含义以及各种脸谱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点,同时用京剧的净角的唱腔来表现歌曲。 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时期,他们即张扬也内敛,一边想引起身边同学的注意力,当注意力集中于自己身上时又觉得害羞不已,怕自己表现不好被取笑。因此这时期的学生在课堂表现中会比较内敛,特别是在音乐互动展示时,不敢大胆的表现自己。但八年级的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比较普遍,多数学生在家就能够自行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信息,所以在课堂中的一些新的技术软件的运用也能够得心用手。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京剧中各种脸谱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点,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模仿京剧中净角的唱腔来演唱京歌《唱脸谱》,并尽可能演唱出京剧的韵味。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京剧中各种脸谱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点,学习并掌握歌曲,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 (2)、难点:旋律中休止符的停顿、后半拍起拍、最后乐句的拖腔处理。 解决措施:通过讲授、问答、示范、范唱、带唱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主要教学策略 情景引入、讲授、范唱、钢琴带唱、情景表演等 技术工具、平台、资源 多媒体PPT课件、音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 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让学生能够直观的面向知识要点,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动态,让学生跟着动态的思路进行互动,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记忆。 利用音频播放器或者在课件中插入音频,对照PPT内容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课堂中边思考边感受音乐的美感,跟着音乐与老师完成创编互动等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对音乐有更深刻的体验。 利用视频播放器让学生在直观的影像视频中了解课堂中的知识拓展,能够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技术、资源 (含平台与工具)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新课导入师生问好,教师用京剧的念功跟学生问好,然后表演唱《粉墨人生》片段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梨园艺术去摘取一朵奇葩花。 师戴上脸谱面具表演唱《粉墨人生》片段。 师:请同学们从老师的表演中回顾京剧的四大行当,老师表演了其中的哪些角色? 生:净角、旦角。 PPT 音乐通过老师的表演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脸谱。二、介绍脸谱相关知识向学生介绍京剧脸谱的含义,歌曲的板式以及脸谱的谱式。介绍脸谱的含义。 跟学生讲授脸谱的谱试。 认识本曲的板式:有板无眼PPT通过老师的介绍和引导让学生了解脸谱的相关知识内容,为后面的歌曲学唱做铺垫。三、歌曲学唱1.聆听《唱脸谱》范唱 学习唱歌曲《唱脸谱》聆听范唱找出旋律中后半拍起拍的小节。 教师弹歌曲旋律,生跟琴唱旋律。 教师弹歌曲旋律,生跟琴击拍唱歌词。 教师指挥全体学生跟音乐伴奏演唱歌曲。 PPT 音乐通过画弱起拍、唱旋律、唱歌词等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