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59513

3.1 判断密码正误(第4课时) 课件(共17张PPT)-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川教版2019)

日期:2025-04-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2866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教版,下册,信息技术,七年级,17张
  • cover
(课件网) 川教版(2019)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第3单元 开启Python小宝箱 第1节 判断密码正误(第4课时) 旧知回顾 表达式是控制while循环是否结束的关键,可以在输入正确密码后,强制让“表达式”不成立,循环就会结束。 猜数游戏2.0版本没有了在密码输入错误时的提示,能否继续改进,在密码输入错误时,提示“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一 学习目标 1、知道break语句的使用。 2、认识字典攻击和字典密码。 二 新课讲解 教师讲解———方法1 设置一个变量,控制变量的值的变化来实现强制让“表达式”不成立。 二 新课讲解 教师讲解———方法1 二 新课讲解 教师讲解———方法1 pwd='ab321' a=0 while a!=1: password=input('请输入密码: ') if pwd==password : print('密码正确,欢迎你!') a= 1 else: print('密码错误,不能进入!') 思考一下这句代码产生了什么作用? 二 新课讲解 程序代码执行结果: 教师讲解———方法1 pwd='ab321' a=0 while a!=1: password=input('请输入密码: ') if pwd==password : print('密码正确,欢迎你!') a= 1 else: print('密码错误,不能进入!') 二 新课讲解 教师讲解———方法2 使用break语句来实现,在循环过程中,任何时候遇到break语句都会立即结束循环。 二 新课讲解 教师讲解———方法2 pwd='ab321' while True: password=input('请输入密码: ') if pwd==password : print('密码正确,欢迎你!') break else: print('密码错误,不能进入!') 二 新课讲解 教师讲解———小结 使用break语句比方法1的思路和代码更简洁,更容易理解。但是,我们在平时尽量采用“让表达式不成立”这个方式来结束循环,因为如果break语句使用多了,一旦程序出现问题不容易发现出错的地方。 三 知识拓展 教师讲解———密码安全 左侧的代码中,用户可以无限次输入密码,这就有了漏洞。 pwd='ab321' while True: password=input('请输入密码: ') if pwd==password : print('密码正确,欢迎你!') break else: print('密码错误,不能进入!') 三 知识拓展 教师讲解———密码安全 人们的密码往往是有规律的,根据规律,将生日、手机号前几位、姓名拼音、常见数字、字母等组合在一起全部保存后,这个文件就是“密码字典”,不法分子编写程序每次从密码字典中读取一条数据,去破解密码,这样可以破解70%以上的密码。 三 知识拓展 教师讲解———密码安全 三 知识拓展 小提示 在平时的生活中,密码最好具备大小写字符,并在字符中间夹杂数字、特殊符号等,这样密码的安全性较高,同时也要养成定期更换密码的习惯。 三 知识拓展 if语句和else语句结合,只能判断条件“成立”或者“不成立”这两种情况,如果需要判断的条件超过了两种,又该怎么解决呢? 四 课堂小结 小结 请各小组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THANKS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