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65198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日期:2025-05-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233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欲修
  • cover
作文主题训练--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学》有这样一段:……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形于外。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后,掩其不善,著其善。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故君子必慎其独! 把握材料内涵,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见贤齐思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论语》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大学》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原文说的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净,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总书记深情地说道。 以上的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你对自己的生涯规划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古代贤士都很重视自我修养,因为这是成就大业的前提。不少完善自我的名言流传至今。比如: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曾国藩 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吕坤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韩愈 上述材料能给渴求成功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例文: 慎独是诚信的最高境界 诚实守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慎独是指人在独自活动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讲诚信离不开慎独,能够在一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做到诚信,无疑是诚信的最高境界。 我国自古以来就把慎独作为一种诚信的道德修养。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朱熹也认为,“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做到“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方谓诚其意。”他们都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心联系在一起,强调诚信离不开慎独,慎独是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理性自觉。在外界监督约束下的诚信是被动行为,只有发自内心的诚信才是一种道德修为。因此,诚信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历史上最有名的慎独故事是杨震暮夜却金。东汉安帝时,杨震去荆州赴任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杨震的提挈之恩,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拒绝接受。王密说:此事暮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还有一个叫尾生的,与人在桥下约会,为了不失约,大水来时他抱着桥柱不肯离去,结果被水淹死;还有吴国的季札,出使路上遇见一位朋友,答应归来时把宝剑送之。等回来时这位朋友已经死去,季札便把宝剑挂在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