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牛和小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老牛和小羊》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卷网-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新音乐课程理念中提到:“在听、唱、做的实践中学习音乐;突出音乐的直观感受,同时旋律、节奏、和声运用,使得音乐更加美妙。生生接龙的音乐活动、音乐游戏、歌唱、打击乐器以及按钟和音砖演奏等音乐实践来打动、感染学生,培养他们从小热爱音乐,把高尚的音乐当成陪伴终生的朋友。本课主要通过学唱歌曲《老牛和小羊》,培养学生用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形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关心动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初步感受音乐来源于生活。 教学目标: 1、乐于与他人合作演唱《老牛和小羊》 2、能够听辨音的高低,感受老牛和小羊的叫声旋律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老牛和小羊》初步做到声音统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跟随音乐做律动,感受 2拍子的音乐特点;总结 2拍子的强弱规律 2、学习歌曲 1、听一听歌曲中唱了哪种小动物?听出来了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它的题目是《老牛和小羊》 2.感受老牛和小羊的叫声师:小羊怎么叫 生:咩咩叫 师:老牛怎么叫 生:哞哞叫 3.分组分角色 现在我们把学生分成两组,学会看老师的手势配合说歌词接龙(至少两遍)。 (处理最后一个乐句) 4.把咩咩叫和哞哞叫变成旋律。你们听(生唱)教师指导学生唱“咩”时,声音位置高一些,唱“哞”时气息要控制好,声音要深沉一些,大一些。 现在老牛和小羊仔细看老师我们来配合演唱。 5、师生合作演唱歌曲单声部旋律和二声部(第一次最后乐句小羊的,第二次最后乐句老牛的)师和学生配合唱一声部旋律 (配合好后跟伴奏) 师和学生配合唱二声部这次我们要加大难度最后一个乐句老牛和小羊的要一起唱还要做好各唱各的互不干涉。 (借助电子琴单句练习再合)(配合好后跟伴奏) 6、二声部合作演唱 两声部配合(在练唱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唱准自己的声部,要注意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两个声部的声音保持和谐统一) 7、唱师生配合放伴奏演8、配合乐器再次感受音的高低老师手中有两种乐器,看看哪一种适合小羊(响板),哪一种适合老牛?(大鼓)学生尝试乐器练习 9、完整演唱歌曲这一次我们唱有打击乐为我们伴奏,会不会唱的更加高兴?请大家把一群小羊加上去,一群老牛加上包括最后一句他们要吃草。 10、跟伴奏演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1.教师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领唱与齐唱 2.加入打击乐器表演歌曲 四、歌曲创编 生活中那种声音的低的那种声音是高的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老牛和小羊》同学们不但学会了这首歌曲的演唱,而且在唱的过程中,还知道了这首歌曲还能用合唱的形式来表现。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更多好听的歌曲,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老牛和小羊》课后反思 本节课一开始,首先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小动物”模仿声音,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歌曲的节奏,而且拉近了师生、伙伴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成功地训练“老牛”、“小羊”两者声音的结合,无疑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那么简单,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表演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这节课中,我也有缺点,不能及时评价学生。以后的课堂,我会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特点”的研究性学习、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自己的课堂,丰富自己的课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