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36839

第3章《构成物质的微粒》检测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京改版(201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264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2024,九年级,化学,初中,2013,改版
  • cover
第3章《构成物质的微粒》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 B.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3 D.丙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 2.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3.某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61 B.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1 C.该原子的核电核数为161 D.该原子的一个原子质量为272g 4.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表示成, 从该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反映出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质量数和核外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 6.当我们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下列从微观角度对“会闻到花香”解释合理的是 A.微粒的体积小,质量小 B.微粒间有间隔 C.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D.微粒在不断运动 7.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碘缺乏影响人类大脑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缺碘的儿童会发生“地方性克汀病”即“呆小病”。碘原子的原子核内带53个正电荷,由此不能确定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核电荷数 8.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分类 B.学科价值 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混合物 ②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①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②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C.化学之最 D.推理分析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钙元素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①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缓慢氧化过程中一定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A.A B.B C.C D.D 9.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解释不合理的是 A.一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B.甘蔗甜,苦瓜苦———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他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D.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塑料瓶收集好一瓶氧气,借助氧气传感器进行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操作包括如下三步: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的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三步操作中氧气体积分数变化依次对应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段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着 B.对比NP段与MN段可知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块 C.分析PQ段可知,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最终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 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10-26kg,某种氢原子的质量为5.02×10-27kg,则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1 B.2 C.3 D.4 13.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B.②③是同种元素的不同粒子 C.②表示的是非金属元素的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