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活动 践行绿色发展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增强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意识,践行绿色发展。 1.人地协调观:结合资料,了解创建绿色学校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公众参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理解绿色生产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效益。3.区域认知:结合相关资料,认识绿色发展的理念及意义。4.地理实践力:在实际生活中为倡导绿色消费、创建绿色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1.概念: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2.内涵:绿色发展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引擎,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强调以人为本,善待环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意义 (1)绿色发展旨在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2)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思路、方向和着力点。 4.节约资源的意义 [微思考] 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只适合于工农业生产活动吗? 提示:绿色发展不只适用于工农业生产活动,人们生活和消费活动中也应该渗透绿色发展观念。 二、发展绿色生产 1.基本思路:发展绿色生产,建立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粗放增长方式,使整个产业链和产品实现“绿色化”。 2.内涵:倡导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 3.作用:绿色生产可以促使资源利用高效、生产流程清洁、污染物排放减少、产品绿色安全,是实现低碳循环经济的根本途径。 4.驱动力 5.低碳循环经济 (1)概念: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复合体。 (2)核心: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以及减少碳排放。 (3)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 (4)手段: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 (5)目标:实现对资源及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尽可能地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微思考] 低碳经济就是循环经济吗? 提示: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循环经济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三、倡导绿色消费 1.概念: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 2.含义 (1)倡导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 (2)在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3)在消费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不造成环境污染。 3.价值:绿色消费可创造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产业价值。 4.原动力:简约低碳的生活方式是推动绿色消费的原动力。 [微思考]———无废城市”真的无废弃物排放吗? 提示:“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四、创建绿色学校 1.概念:绿色学校创建是指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课程内容,进行绿色校园建设,实施绿色管理,创设绿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