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水的三态变化 知识点 第16课、水蒸发 思维导图: 知识点: 1.雨过天晴,马路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这是因为水蒸发了。 2.水蒸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 3.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叫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4.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所以洗完澡后会感觉到凉。 5.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因为水蒸发会吸收热量。 6.夏天往地上洒些水能降温,这是因为水蒸发时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7.水蒸发吸热实验: (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棉布包好,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2)将包好的温度计放入水中(水温与室温保持一致)。拿出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实验现象:(将温度计拿出水面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实验结论:(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8.当温度升高之后,水蒸发的速度会大大的加快。 9.在一定范围内风速越大,空气的流动越快,越有利于水汽和空气的对流和交换,加快水的蒸发。 10水的面积越大,蒸发量就越大。 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空气流动(通风).蒸发面积有关。 加快蒸发速度实验: 【实验名称】加快水蒸发实验(3种方法) 【实验目的】探究加快空气流动速度是否可以加快水蒸发。 实验一 【实验材料】两块相同的布 ,水、小风扇等。 【实验步骤】 (1)把两块布放人水中,取出后拧干,两块布的湿度基本一致。 (2)将两块布竖直展开,其中--块布放在小风扇下吹,观察哪块布先变干。 【实验现象】用小风扇吹的布料先变干。 【实验结论】加快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水蒸发。 实验二 实验器材:两个相同的烧杯,三脚架、酒精灯、水等。 【实验步骤】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里加入同样多的水。 (2)其中一个烧杯用酒精灯加热,另-一个放置在常温下。 (3)一段时间后,比较两个烧杯中的水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加热的水比未加热的水少得快。 【实验结论】加热可以加快水蒸发。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增大蒸发面积是否可以加快水蒸发。 【实验材料】两块相同的布,水等。 【实验步骤】 (1)把两块布放入水中,取出后拧干,两块布的湿度基本-致。 (2)将一块布展开,另一块叠起来 ,分别铺在桌面上,观察哪块布先变干。 【实验现象】展开的布料先变干。 【实验结论】增大蒸发面积可以加快水蒸发。 第17课、水沸腾 思维导图: 知识点: 1.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沸腾。 2.在正常情况下,水的的沸点是 100℃,水的冰点是0℃。 3.水被在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烧水,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山顶沸点低,山脚沸点高,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 4.烧水时,我们常说“水烧开了”,科学的说法是沸腾。 5.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就会沸腾,这时继续给水加热,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一般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 6.水蒸发与水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水变成水蒸气,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 不同点: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变化速度缓慢,沸腾是把水加热到100时进行的,变化速度迅速。 7.水沸腾在生活中的应用: 蒸馒头.煮饺子.烧开水.用蒸汽带动发动机.蒸汽挂烫机(利用蒸汽熨衣服)等。 水沸腾实验: 【实验名称】水沸腾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沸腾试验,让学生认识水的沸腾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彩笔、表(小组自备)。 【实验步骤】 (1)在铁架台的上面和下面各组装一个铁圈,下面的铁圈上垫一石棉网,石棉网上面放上少半杯凉水,下面放上酒精灯。 (2)在铁架台的上面的铁圈上挂一只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正好浸入水中。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