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上册《2.2 氧气的制法》同步练习卷(甘肃省) 一、选择题 1.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2.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其性质决定的,氧气的收集( ) A.用向下排空气法 B.只能用排水法 C.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D.B和C两种方法都可使用 3.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C.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 ) ①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气密性,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从水中取出导管。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5.水有多种用途,例如镁与碘的化合反应十分缓慢,若滴入少量水,反应前后水的质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该反应中水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稀释作用 6.如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 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⑤ 8.若某液体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后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 B.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C.产生的气体能与磷、硫等发生氧化反应 D.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 9.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 )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I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CaO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Ⅱ、Ⅲ、Ⅳ、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1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结晶 B.检查气密性 C.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放回原瓶 D. 塞紧橡皮塞 二、填空题 12.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作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名称:A ,B ,C 。 写出化学符号:B ,F 。 (2)加热紫黑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 (3)请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3.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 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三、实验,探究题 1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