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54141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11-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7900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编版
  • cover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明代书坊主对刊刻历史题材的故事抱有极大的热情,将历朝史实加以演义,编成与正史并传不朽的小说。明朝崇祯年间,历史小说的刊刻已相当完备,《列国》《三国》《东西晋》等书“与二十一史并传不朽”。这一现象的出现( ) A.表明文学开始呈现世俗化趋势 B.说明传统伦理道德遭到否定 C.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变迁 D.得益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2.如图所示为清朝人所绘画作《端阳故事八帧·观竞渡》。这一作品( ) A.再现了农民的生产场景 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 C.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绘画风格 D.反映出农耕文明的生活旨趣 3.对于户部官员的任命和吏员的参拨,明太祖曾作出重大决定:即在任用户部官员和吏员时实行地域(苏松江浙)回避,在任用苏松江浙人时实行部(户部)回避。这种双回避制度成为明代定制,历经二百余年而未有更改。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明代( ) A.江南成为赋税重要来源 B.体制建设提升行政效率 C.八股取士制度弊端丛生 D.官员贪腐现象日益严重 4.清代乾隆年间,安庆人携带玉米种子到徽州租山垦种,“而土著愚民亦效尤,其一种法必焚山掘根,务尽地力,使寸草不生而后已。山既尽童,田尤受害,雨集则沙石并陨,雨止则水源立竭,不可复耕”。由此可见,当地( ) A.粗放经营破坏农耕环境 B.玉米引种加速土地兼并 C.作物复种制已相当普及 D.灾害频繁影响作物推广 5.有学者认为,明清中国官僚政治较少出现失控状态,处于中国历史上发展较为成熟的阶段,在手工业领域江南则已经出现“早期工业化”现象,同时中国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经世致用思潮,构成了中国社会内部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长久动力。材料旨在说明( ) A.明清统治政权岌岌可危 B.社会转型得以长足发展 C.明清中国蕴含内在活力 D.明清经济发展领先世界 6.《明史·食货志》载:“洪武九年(1376年),天下税粮,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于是谓米麦为本色,而诸折纳税粮者,谓之折色。”这一做法( ) A.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B.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 C.立足于“工商皆本”要求 D.使纸币成为官方货币 7.据统计,1550—1830年,世界各地流入中国的白银约占同期中国白银增量的90%,大致占同期全球白银总产量的15%。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这一时期( ) A.世界贸易中心移至东亚 B.殖民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C.中国传统产业优势明显 D.欧洲价格革命逐渐外溢 8.明清之际,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题名冠以“待访”,类似的有李贽书称《藏书》《焚书》,唐甄书称《潜书》。这反映出( ) A.民权思想缺乏市民阶层的呼应 B.进步思想在近代前夜深受压抑 C.封建士大夫对现实的普遍不满 D.文化的高压导致文人明哲保身 9.如图是徽州府与全国人均田地的对比情况(单位:亩)。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徽州人地倒挂现象严重 B.北方经济处于优势地位 C.外来作物发挥作用 D.明代经济发展环境宽松 10.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出现一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倾向,其中与商品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期这一经济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 A.“致良知”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工商皆本”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11.如表所示为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府县的市镇数(单位:个)。这可用于说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 明代 清代 镇数 市数 合计 镇数 市数 合计 苏州府 45 45 90 58 59 117 松江府 42 20 62 97 39 136 镇江府 9 6 15 13 17 30 嘉兴府 30 13 43 29 21 50 湖州府 1 4 5 29 35 64 A.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B.商品经济持续繁荣 C.区域分工越来越细 D.新的经济成分滋长 12.清代前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