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62699

【吉林版】《家乡》八上 第17课《生态强省建设》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4-10-27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1764486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家乡,八上,17课,生态强省建设,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家乡》八年级五单元第17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生态强省建设》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家乡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理解生态建设概念:深入理解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其基本理念和原则。(2)了解吉林省的生态建设实践:通过具体案例,能够全面了解吉林省在生态建设上的成就和经验。(3)掌握生态建设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学习和掌握实施生态建设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以及有效的保护机制和评价体系。(4)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学习,提升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每个人都能为生态建设做出贡献。 重点 理解生态建设概念:深入理解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其基本理念和原则。 难点 掌握生态建设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学习和掌握实施生态建设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以及有效的保护机制和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吉林省牢牢抓住生态优势这个根本,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建设东西旅游“双环线”;加快实施西部“陆上风光三峡”、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全域地热三峡”……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铺实绿色发展底色,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吉林走在全国前列!(1)吉林省如何通过一体化环境保护和旅游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三峡"系列项目是如何助力吉林省实现绿色发展的? 大声朗读回答问题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 讲授新课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吉林省经过“三北”防护林工程和“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的实施,特别是《吉林省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发布以来,中西部地区开启了大规模的造林绿化和沙化土地治理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沙地变绿洲的梦正在变为现实。将荒漠化的沙地转变为绿洲的一些方法: (1)植树造林:通过种植耐旱、抗风的树种,可以固定沙子,减少风蚀,增加 (2)土壤有机质,改善生态环境。 (3)水源管理:在沙漠中建立灌溉系统,利用地下水或者远程输水滋润植被,提高土壤湿度。 (4)建设防风固沙设施:通过配置防风网、修建沙坝等措施,固定流动的沙丘,减少风力对沙地的侵蚀。(5)引进适应沙漠环境的作物:如仙人掌、胡杨等植物都能够在干旱环境中生存,可以帮助改善沙地环境。 (6)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质、微生物等,改善沙地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7)科技创新:例如利用生态工程技术、空气水源获取技术等新型技术手段来改造沙地。两屏两廊 “两屏”,即吉林省东部建设森林生态安全屏障,以长白山为核心,联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吉林天佛指山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强化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功能;西部建设防风固沙生态安全屏障,以向海、莫莫格、大布苏等草原湿地为主体,提高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作用。 两屏两廊 “两廊”,即北部建设松花江水系生态廊道,以辉发河、牡丹江、拉林河、饮马河、嫩江等为主体;南部建设辽河水系生态廊道,以东辽河、西辽河、招苏台河等为主体。小资料 吉林省启动林草湿生态连通工程 为加快生态强省建设,吉林省林草湿生态连通工程将全面连通森林、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空间”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形成林网成格、草地连片、湿地镶嵌、交错互连的高颜值生态连通格局,旨在通过生态系统内和系统间的连通,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决生态系统破碎化、生态孤岛化的问题,提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整体性,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林草湿生态连通工程将开展七大工程建设: 一是实施“绿满山川”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强化天然林保护修复,通过采取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后备林资源培育和林地清收等措施,逐步恢复长白山地带性森林植被顶级群落。二是实施“林廊环绕”防护林建设工程。持续推进生态防护廊道建设,以中西部为主,逐步解决残次林带、退化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