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四章 第一节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 晋教版 CONTENTS 目 录 一 气温 二 气温的时间变化 三 气温的空间变化 晋教版 气温 气温是指大气的冷暖程度 一 01 概念 气温是指大气的_____。气温的高低常用温度表来测量,单位是___,读作“_____” 冷暖程度 °C 摄氏度 02 气温的观测 02 气温的观测 测量 场所 _____ 测量 仪器 测量 时间 测量 方法 气温的观测一般是在_____中进行,测量工具主要是_____。 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_____米的阴影处或百叶箱中来测量气温。 百叶箱 温度计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____次,一般是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进行。 4 1.5 气象站 02 气温的观测 7 9 活动:算一算, 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25 13 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_____ (7℃+9℃+25℃+13℃)÷4=13.5℃ 02 气温的观测 活动:想一想, 怎样计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通常是把一天中4次测得的气温值相加,除以4 一个月内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一个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之和÷12) 晋教版 气温的时间变化 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是气温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 二 01 气温的日变化 晨凉 午热 夜寒 夕暖 01 气温的日变化 01 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 _____时左右 一天中气温最低值 _____前后 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上图中的气温日较差=_____℃-_____℃=_____℃ 午后2时(14时) 日出 30 24 6 01 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 气温(℃) 10 30 40 12 24 2 时 甲 10 20 30 12 24 2 时 乙 气温(℃) 20 40 曲线弯曲程度大,气温日较差大 曲线弯曲程度小,气温日较差小 02 气温的年变化 春暖 夏暑 秋凉 冬寒 02 气温的年变化 02 气温的年变化 比较项目 北半球 南半球 大陆 海洋 大陆 海洋 月平均最高值 _____月 ____月 _____月 ____月 月平均最低值 _____月 ____月 ____月 ____月 气温年较差=一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一年最冷月平均气温 上图中的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_____℃ 7 8 1 2 1 2 7 8 28 ﹣5 33 7 24 1 -4.3 28.4 1 21 7 10 11 7 29 1 26 3 太原位于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新加坡纬度低,位于热带,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 03 拓展 比较南北半球的气温年变化图 波 峰 状 波 谷 状 北半球 南半球 晋教版 气温的空间变化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同纬度地区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同纬度地区夏季北半球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三 01 等温线 定义 指在地图上将气温_____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特点 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 相等 相等 10℃ 20℃ 20℃ 10℃ 10℃ 10℃ 10℃ 10℃ 10℃ 20℃ 20℃ 20℃ 20℃ 20℃ 同线等温 同图等差 01 等温线 等温线 闭合 A处中心气温_____,为_____温中心(高/低) B处中心气温_____,为_____温中心(高/低) 等温线 分布 C处_____(稀疏/密集),气温差别_____ D处_____(稀疏/密集),气温差别_____ 低 低 高 高 密集 大 稀疏 小 ①等温线的判读 01 等温线 ②等温线的疏密程度 等温线密集,温差_____;等温线稀疏,温差_____。 大 小 ③等温线的走向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表示气温主要受_____的影响 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 表示气温主要受_____的影响 北半球等温线_____且_____,原因是:北半球_____较大 南半球等温线_____且_____,原因是:南半球的_____面积远大于_____面积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密集 弯曲 陆地面积 稀疏 平直 海洋 陆地 01 等温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