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78575

1.1.2学会观察——2023-2024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2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1036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1.2,上册,解析,练习,同步,生物
  • cover
1.1.2学会观察 1.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相反 B.对光的要求是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C.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可选用凹面镜反光来调节光亮程度 D.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 2.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起 B.在玻片上写的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字母“b” C.显微镜放大50倍看到的细胞比放大200倍看到的细胞小而多 D.擦拭目镜和物镜,应用擦镜纸 3.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观察到的图甲转为图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⑤→③→②→④ C.⑤→①→②→④ D.⑤→④→②→③ 4.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d” B.观察到视野左上方的物像,其实际位置应在标本的右下方 C.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变亮,视野中的细胞变大、数目变少 D.如果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5.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pdq”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 D.物象放大的倍数=目镜放大的倍数×物镜放大的倍数 6.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图甲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A.制作图乙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清水 B.将图乙中的⑦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C.图甲中通过转动③和⑤来调节视野的亮度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和④放大倍数的乘积 7.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下列操作能够实现对应目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转动粗准焦螺旋 调节光线强弱 B 转动转换器 调换不同倍数的目镜 C 换用放大倍数较小的目镜 增加视野下的细胞数目 D 边观察边将装片向右下方慢慢移动 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 到视野中央 A.A B.B C.C D.D 8.下面是泽泽同学在学习《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后所作的笔记,其中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 B.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暗 D.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400倍 9.图1是显微镜构造示意图,图2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3是观察该装片时看到的甲、乙两个视野。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在转动⑤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③ B.图2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c、d、b、a C.图3中甲变成乙应转动图1中的③ D.出现图3巾甲⑦的现象,是由于图2中的a操作不规范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生物学研究常用的观察工具是显微镜,它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认识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对于我们研究生物及医学极其重要,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同学们认识,并回答问题。 (1)取镜时一手托住镜座,一手握住[ ]_____;显微镜结构①的名称是_____。 (2)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固定玻片的结构是[ ]_____。把玻片标本放⑤上后,要用其压住,标本要正对_____中央。 (3)浩宇同学实验台上的显微镜有5×、10×、15×三个目镜,10×、40×两个物镜,他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_____倍。 (4)浩宇开始观察时,转动[ ]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他的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④]_____(填名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