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86829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课件(共47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24972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
  • cover
(课件网) 期末测试 一、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古代文人的足迹遍布祖国美好山河。李白离开故乡,外出漫游,离友人愈远,思念之情愈深,从而写下了“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的诗句;李商隐在巴蜀之地想象回家与妻子团聚后的“_____,_____”的欢乐情景;杜甫在江南有感而发写下了“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的诗句,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4分) 岐王宅里寻常见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 思君不见下渝州 (2)孔子感慨时光流逝,规劝大家珍惜光阴的句子是: , 。(2分) (3)《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宏伟气魄和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4分) 若出其里 星汉灿烂 若出其中 日月之行 不舍昼夜 逝者如斯夫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寻一方(1)jìng mì( )之处,读一本成长之书。来到阿尔卑斯山,我认识了一位植树的牧羊人,他以一个人(2)wēi bó( )的力量,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富饶的家园;读白求恩,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可贵的精神品质,让我不再(3)niān qīng pà zhòng( );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有一位堂堂的皇帝竟然光着身子参加游行大典,这是多么(4)hài rén tīng wén( )。阅读使我面对生活的困境不再徘徊、不再怅然,心怀美好与高贵,奋然前行。 骇人听闻 拈轻怕重 微薄 静谧 A.喜出望外 B.各得其所  C.人迹罕至  D.咄咄逼人 3.小红在“新生教育月”活动后写了一篇周记,其中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3分) B 解析:A.使用有误。喜出望外: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该成语和“活动中表现非常优秀”相矛盾。B.使用正确。各得其所: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C.使用有误。人迹罕至: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该成语和句意相反。D.使用有误。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多指气势,也可以指眼神,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该成语用在此处褒贬不当。 . .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B.赛事是发展青少年足球的关键要素之一,但绝非不是唯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去掉“不是”) C.疫情过后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学校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把“营造”改为“打造”) D.近年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成为中国制造商显示其最新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将“显示”改为“展示”) C 解析: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环境”。 5.【新题型】你们班级将开展“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综合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任务一:请你根据画线内容,补写下联。(2分)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中华民族应铭记过往,奋发图强,走好新时代的伟大复兴道路;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我们当代青年要乘势而上,勇追潮流,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上联:铭记过往历史,中华民族走好伟大复兴道路 下联:   .  勇追时代潮流,当代青年涵养自强不息气质。  . . . (2)任务二:在撰写“自强不息”主题演讲稿时,有同学收集了下列素材,其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2分) A.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祖逖闻鸡起舞、勾践卧薪尝胆。 B.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章》 C.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D.自强不息的当代楷模:中国女排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 C 解析:选项中的这两句诗体现的是无私奉献的主题,不是自强不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