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91109

第3章 细胞的代谢 单元卷(有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

日期:2024-06-1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719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2019,科版,生物学,高一,学年
  • cover
第3章 细胞的代谢 单元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险,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试剂名称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试管D 试管E 淀粉溶液 2mL - 2mL 2mL 2mL 新鲜唾液 1 mL mL - 1mL 1mL 蔗糖溶液 - 2mL - - - 恒温水浴 37℃ 37℃ 37℃ 0℃ 80℃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温度、酶的有无 B.试管A、B对照可证明酶的专一性,检测试剂可以用斐林试剂 C.试管A、C对照,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检测试剂可用斐林试剂 D.试管AD,上对照可证明温度影响酶活性,检测试剂不能用斐林试剂 2.图1是某种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2是不同pH下,淀粉酶对淀粉作用1h后淀粉的剩余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b、c两点通过改变温度条件均可明显提高反应速率 B.pH为3和9的两支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图1的实验最好是在pH为7的条件下进行研究 D.应将淀粉酶保存在温度为40℃、pH为7的条件下 3.生物实验室中有一瓶酶试剂,由于标签破损,无法确定其是淀粉酶还是蔗糖酶,为判断酶的种类并进行其他相关探究实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定了以下计划,其中合理的是( ) A.取部分酶与少量蔗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来判断酶的种类 B.取部分酶与少量蔗糖和淀粉溶液分别混合,之后用碘液检测来验证酶的专一性 C.若已确定是淀粉酶,可用淀粉溶液作为底物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若已确定是蔗糖酶,可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4.ATP是腺嘌呤核苷的衍生物,如图是ATP的分子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分子的结构式可简写为A-P~P~P B.图中虚线部分的名称是腺苷 C.图中①处的化学键易断裂,断裂后ATP转化为ADP D.组成ATP的化学元素是C、H、O、N、P 5.追踪需氧呼吸过程中元素的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中的氧最终可转移到水和CO2中 B. CO2中的氧都来自水 C.葡萄糖中的氧可转移到产物水中 D.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分解为丙酮酸 6.生物的呼吸方式由厌氧呼吸到需氧呼吸是一个飞跃,在进化中,能进行需氧呼吸的物种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对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为了探究哺乳动物细胞厌氧呼吸的类型,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验 C.需氧呼吸推动物种发展的原因是供能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D.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时,O2消耗量一定大于CO2产生量 7.将酵母菌破碎后得到酵母菌匀浆,取一部分离心,得到上清液(含有细胞溶胶,不含线粒体)和沉淀物(含有线粒体);取甲、乙、丙三支试管,在甲试管中加人酵母菌匀浆,乙试管中加人等量上清液,丙试管中加入沉淀物,三支试管中都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提供充足的氧气。甲试管中得到二氧化碳和水,乙试管中得到丙酮酸,丙试管中没有任何产物。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到的推论是( ) A.需氧呼吸开始阶段是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 B.需氧呼吸开始阶段产生了丙酮酸 C.细胞呼吸包括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D.需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可以利用丙酮酸 8. “人造细胞”是用羊皮纸或火棉胶等具有半透性的膜材料做成的一个密闭的囊,囊里面装了等量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假设有三个这样的“人造细胞”,分别用A、B、C表示,它们的蔗糖溶液浓度分别是10%、20%和30%,其中A、B细胞的外面套一金属网笼,C细胞的外面没有套金属网笼,如下图。把三个“人造细胞”同时放在蔗糖溶液浓度为15%的玻璃槽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三个“人造细胞”的变化分别是( ) A.A变大、B稍微变小、C不变 B.A变小、B稍微变大、C不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