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91663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共29张PPT)+学案+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54200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学案,PPT,29张,课件,下册
    (课件网) 审题立意 新知导入 得作文者得语文,得立意者得作文。审题立意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立意深远是中考作文得分的关键。写文章最关键的是立意。写作文一定要重视立意,而且要力求新颖。我们在作文中只有正确理解了题意,并按照题目的要求去构思,才有可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来。 审题正确,是写作成功的先决条件。审题不准,就会“偏题”“跑题”。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审题立意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作训练———审题立意。 学习目标 1.理解审题立意的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3.能根据审题立意结果,按要求完成写作活动。 新知讲解 什么是审题? 所谓审题,就是审察题意,就是明确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包括文体、题材、范围、对象、字数等方面的限制。这是确保写作符合要求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审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 1.审清题目的限制,确定文章范围 仔细阅读题目及相关的话题、材料、写作要求、提示语等。作文的限制就在这些“部件”中有所体现。一般包括:文体、人称、数量、时间、空间、中心等。 如何审题呢? 《____给我留下的回忆》这个题目,限制条件是什么? 回忆 “回忆”一词表明,要写的是已经发生过的,甚至是比较久远的事情,横线上无论是写何人、何事、何景、何物,都要符合“回忆”这个限制条件。 2.审清“题眼”,确定写作重心。 审题时,要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分析探究其中的含义,而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就是抓住“题眼”,比如关键词、重点句、暗示语等。 读懂材料,抓关键句。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礼物 榜样 勇气 责任 陪伴 寻找 意外 幸福 这些题目如何审? 作文题目是词语形式。这个词语就是中心词,往往也是文章的重点。 “礼物”和“榜样”,是一篇文章要着力刻画的对象; “勇气”和“责任”是文章要凸显的品质; “陪伴”和“寻找”是文章要叙述的事件; “意外”和“幸福”,则是文章要表达的感受。 美丽的误会 真的不容易 悄悄地提醒 黑板上的记忆 又怎样审呢? 美丽的误会 真的不容易 悄悄地提醒 黑板上的记忆 又怎样审呢? 《美丽的误会》这个题目中心词是“误会”,常常指生活中的插曲引起的尴尬和纠纷,加上修饰语“美丽的”,则转化为误会引出的一段美好的故事。 《真的不容易》,中心词是“不容易”,意思就是困难,艰难,充满矛盾挫折坎坷等。前面加上了“真的”这两个字,加以修饰,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突出不容易的程度。 《悄悄地提醒》《黑板上的记忆》题目中修饰的词语,就是题目的中心词。 这事,真带劲 我懂得了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如何审? 这事,真带劲 我懂得了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如何审? 《这事,真带劲》,这是一个句子,逗号前面要求文章侧重叙事,逗号后面则突出了事情的特点。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这事带劲”,修饰成分“真”强调了带劲的程度。 《我懂得了 》题目里的“懂得”,应该指“深深地知道”的意思,“懂得”什么,题目没有说,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随作者自己添。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题目中的“我尝试”,规定了写作内容应是自己亲历且尝试的事件,“不止一次”和“努力”,强调了尝试的次数和程度,传递出一种勇于面对困难的态度。 这里充满乐趣 这里也有乐趣 比较这两个题目,有什么不同? 相似内容都是“这里”“乐趣”。 但不同的是前一个限制内容“充满”,表明乐趣的程度高,范围广,后一个“也有”,可以理解为原本没有或者看似没有,没想到竟然也有,暗示了乐趣的个人色彩和独特体会。 需要强调的是,题目中的每一个成分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