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08336

24.《司马光》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33424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司马光,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名 司马光 第( 1 、2 )课时 授课日期 具体时间 实施班级 三年级 完成情况 完成( √ ) 未完( ) 教案类型 新授( √ )续写(  )练习(  )讲评( )测试( )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内容很短,全文只有30多字,却把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叙述得很完整,以精炼的笔触,描绘出一个爱护同伴、镇定自若、聪明机智的男孩形象。 本课虽然是文言文,但很多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文基本一致,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共通之处,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 此外,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插图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学情分析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三年级的学生都很熟悉,故事本身没有难度。但文言文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能带给学生很强的新鲜感,这一课的教学决定着日后学生对文言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时应特别注重方法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用读注释、组词语、看插图的方法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能简单说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差异,初步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大意,感受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1、能运用多种方法了解文言文大意。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1、读课题,这位同学,你姓什么?你觉得司马光姓什么?有没有同学课前查找了资料,能请你向我们介绍一下司马光吗?你身边还有复姓的朋友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一年级学习的《姓氏歌》,看看其中还有哪些复姓。 请同学们阅读现代文《司马光》。 司马光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人教课标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3、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这篇课文的语言和我们刚才读过的现代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二、初读文言,掌握节奏 1、文言文的特点是简练,学习文言文诵读是关键,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们看本课认字表,大家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呢? 再看本课写字表,你觉得哪些字值得大家注意呢?“登”字,书空。 4、这些生字都回到了课文中,同学们还认识吗?我们再读课文。 三、学习方法,细读文言 1、读文言文,我们经常标斜线,斜线提醒我们注意停顿、节奏,同学们请跟着老师,一边读一边画斜线。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借助注释,了解句子的意思,想一想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做什么? 孩子们玩的正开心,这时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方法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吧。跌,组词,跌落。没,多音字,此处组词,淹没。登,组词,登高,此处结合插图,登瓮理解为爬瓮。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把文言文转化成我们熟悉的词理解,还可以结合插图想意思。 插图中这个大家伙是什么?它和水缸有什么区别?水缸(敞口),水瓮(收口) “跌”、“没”两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孩子跌入水中的惊险场景,这是故事的起因,请同学们尝试读出紧迫的感觉。正在这危急关头,孩子们是怎么做的呢? 6、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呢?水迸,儿得活。 7、课文中的3个“儿”指谁?“众”,指谁? 8、师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①读注释②组词语③看插图。 四、感悟品质,背诵积累 1、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