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811562

冀人版(2017秋)小学科学 一年级上册 2.6观察蒲公英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0-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624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 cover
“问题导向式”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年 级 一 学 科 科学 备课时间 9月30日 课 题 观察蒲公英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单元主题 植物 单元说明 “植物”单元是本册书的第二单元,属于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这一学科核心概念。“植物”单元设置在上半学期,主要是考虑到季节的因素,能够保证在学习相关课程时,校园和其他活动场所有充足的植物资源供学生学习。本单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说出生活中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因此将把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观察能力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 课标要求 1.认识周边常见的植物,并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认识到植物的生存需要外界环境的帮助,能分析不同植物生存和生长的条件2.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能依据可观察的现象,描述植物生存和生长的条件。3.通过观察,对常见的植物的外在特征产生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 1、能简单描述蒲公英的外部主要特征。2、能认真观察蒲公英,且表现出浓厚的探索兴趣。3、了解蒲公英与人类健康生活密切联系,增强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观察蒲公英的外部主要特征。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教学难点 1、了解蒲公英与人类的健康生活密切联系。2、能利用感官或工具观察蒲公英的特征。 学情学法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一年级的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经过学前教育的学习,基本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因此课堂上我我充分运用多种手段,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关键问题 怎样更深层次地具体探究植物的特征 预学单 搜集有关蒲公英和其它植物的资料,如果有条件可以找到蒲公英及其它植物实地观察。 课堂教学导学过程 教师的引导行为 学生的学习行为 课堂的生成效果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小伞兵,随风飞,落土地,扎根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那你知道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吗?二、教学活动:出示任务一:观察蒲公英思考:我们要怎么观察?从哪些方面观察?1.(出示蒲公英图片)这节课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观察蒲公英都有什么特点,问:花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味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边缘是什么样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蒲公英长在哪里?(条件允许的话采摘蒲公英实物,让学生闻闻蒲公英花的味道)问:蒲公英还有什么特点呢?(播放视频)补充:蒲公英喜欢长在路边、草地、河滩、田间地头田……别的草枯萎的时候,它开始茁壮成长,初生嫩叶是卵圆形的,花亭有紫红色,花型总苞钟状,花是和菊花一样的花瓣,它的老根有黑色或褐色,可以食用、入药和繁殖。种子是由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3.问: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用蒲公英做些什么呢?蒲公英不仅可以泡水喝,视频中说还可以食用,你们知道怎么吃吗?教师补充:蒲公英还可以制成药帮人们治疗疾病,正是这一发现,蒲公英被大量采摘,野生蒲公英越来越少,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在此呼吁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保护生态平衡。4.(出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来看一看蒲公英神奇而有趣的一生吧人们从蒲公英的种子得到了启发,发明了什么呢?出示任务二:观察下面几种植物,小组讨论这四种植物各有什么不同?教师补充。三、本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