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2127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萧红中学2023-2024学年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PDF版 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57231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黑龙江省,考试,答案,PDF,试卷,物理
  • cover
萧红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物理学科期中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6.(2分)下列估测值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17cm B.某一路段汽车限速600kmh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D.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分 17(2分)如图是四位同学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你认为正确的是() 0 A B D 18.(2分)如图,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常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 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扶梯C.墙壁D.天花板 19.(2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相同的乐曲,具有相同的音色 D.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20.(2分)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多次改变入射光的角度,分别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 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像距和物距的关系”时,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 上述多次测量中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 21.(2分)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 见 四邻矣。”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其中涉及的 光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高悬的大镜是凸透镜 B.插秧人在大镜中成倒立的实像 C.从水盆中看到四邻利用了光的反射D.大镜悬挂得越高所成的像越小 22.(2分)“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 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 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手影-光的折射 B. 摄影-凸透镜成像 投影·平面镜成像 D 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23.(2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24.(2分)如图所示,一本物 甲 丙 理书从小美的书包里掉到了地面上,小美听到声音回头看见了,走过来的小亮也看到了。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美听到书掉到地上的声音,说明书发出了次声波 B.小亮看到物理书是因为光从眼睛射到了书表面 C.书掉到地面上,书做了机械运动,但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D.小亮和小美都看到了物理书,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25.(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己知凸透镜的焦距 为l0cm。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 置来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蜡烛移到1O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蜡烛移到45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C.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将蜡烛从10cm刻线处移向40cm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 呈现的像会变大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2分,选项正 确但不全得1分,有错误选项的不得分) 路程细 甲 26.(2分)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 100-- 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50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0 5101520时间s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s一20s内,甲同学匀速前进 4wem D.在0~15s内,甲同学的平均速度为10m/s 40T 27.(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 30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ⅴ之间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