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70268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苏辙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5310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10月,答案,试题,物理,期中
    八年级物理课堂练习题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 D 5、 C 6、 B 7、D 8、B 9、C 10、C 11、C 12、C 二、填空题 13、 1.40 38.5 14、传播过程中 振动 15、热胀冷缩 细一些 16、低 压缩体积 17、300 50 18、 19、 20、(1)v=s/t 变速 (2)75 50 (3)C (4)< 21、(1)振动(被弹开) 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 (2) 响度 (3) 丁 (4)弱 真空不能传声 22、 23、 24、 解:(1)由v=三可知,该汽车在前600s行驶的路程:s1=v1t1=8m/s×600s=4800m; t (2)由v=三可知,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时间:t2=二= s2_4000m=200s; v2 20m/s (3)整个测试过程的总路程:s=s1十s2=4800m+4000m=8800m,行驶的总时间:t=t1十t2=600+200s=800s,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8800m=11m/s。 800 解:(1)潜水器在这50s内下潜的深度:s2=V漭水器t'=20m/s×50s=1000m; (2)从发射超声波到12s后收到信息,超声波传播的路程:s1=v产t1=1500m/s×12s=18000m; 11 收到信息时清水器距海底的距离:s一231×1800m=9000m; (3)此海域的深度:h=s+s1十s2=9000m+1000m=10000m。八年级物理半期课堂练习题 (90分钟完成,总分9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B.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40℃ D.一张试卷厚度大约1cm 2.中国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示,几枚硬币立于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窗台上,请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以车窗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 B.以铁轨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 C.以列车上的座椅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 D.以在列车上行走的乘务员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 3.如图所示是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选手在鼓声的指引下整齐地划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手通过响度来辨别鼓声 B.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鼓声的音调高 C.鼓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D.鼓手在耳朵里塞上棉花,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4.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温度达到0℃时冰一定处于固液共存态 B.图甲中冰熔化过程用了10min C.图乙中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 D.图乙中实验时环境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5.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B.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虚像 C.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D.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6.“人工增雨”作业能够有效缓解春季旱情。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人工增雨”的一种常用方法,干冰可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冰晶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空气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升华 液化 B.凝华 熔化 C.凝固 液化 D.升华 熔化 7.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乙图:利用超声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说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 C.丙图:城市中的噪声测试仪,数字95.8后的单位应该是Hz D.丁图: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