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96925

15 诫子书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35625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子书,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诫 子 书 诸葛亮 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地名),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嫌其大器早成,难以担当重任。重器,比喻能任大事的人。) 其年(建兴十二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新课导入 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患有疾病,八月就去世。写此信时已重病在身,生命垂危,但对儿子诸葛瞻牵肠挂肚。以诸葛亮才学与智慧,他既然“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那么,他给八岁儿子写信,一定会思虑周详。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结合作者诸葛亮的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早年隐居陇亩,后辅助刘备联孙抗曹,在赤壁打败曹操,取得荆州,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拜为丞相。诸葛亮雄韬伟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善于治国,备受后世尊崇;民间推其为“智慧化身”,以“智圣”誉之。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走近作者 《诫子书》,家训,家书。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了作者一生做人的准则,堪称教子的千古范文。 劝诫,劝勉 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信 诫 子 书 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 文题解读 01 读家书之韵味 (一)划分句读,把握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请大家试着给文章断句,并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断。断句请用“/”标示。 (二)巧借标点,读清层次 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ín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zào /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suì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lú,将复/何及! (1)自由练习朗读,读得顺畅。 (2)小组互读,揣摩语气,读出韵味。 用担忧的语气读,要读出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无奈。 用劝诫的语气读,语气语调要表现父亲的冷静与智慧。 用期望的语气读,语气要热切,热切中有期盼,期盼中有警示。 (3)个人展示朗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操守品德,(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淡泊名利,就没有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没有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助词,的 操守、品德 用……来 修养身心 节俭 培养品德 远大目标 达到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确志向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三)小组互读,解字释句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才干必须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没有办法学有所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句末表判断 才干,才能 增加 成就 放纵 懈怠 振奋 轻薄 修养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悲哀地坐守着那陋室里,(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年纪 疾行 岁月 意志 最终 凋落,衰残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 最终凋落衰残(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 又怎么来得及 消失 02 品家书之深情 (一)静以修身,成学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