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8 食物的旅行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 ※能通过图示、指认、模拟实验等“解暗箱”的方法,知道并能描述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了解消化过程。 ※能够有意识地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能够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重点 ※了解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难点 新知讲解 了解食物的“旅行 1.推测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 食物的“旅行”路线称为消化道,“旅行”所到达的每一个地点叫作消化器官。根据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我们可以推测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这些人体器官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关。 新知讲解 2.画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图”。 新知讲解 3.完善、修正食物的“旅行”路线。 (1)先把全班同学画的食物“旅行图”进行分类,看看有几种情况,然后判断谁的“旅行图”画得最准确。 (2)通过查阅资料、观看模型、询问家长等方式,进一步完善食物“旅行图”。 新知讲解 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1.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 食物的“旅行”路线称为消化道,“旅行”所到达的每一个地点叫作消化器官。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成人肠道长6. 5~8.5米,约为身长的4.5倍。让我们来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新知讲解 (1)口腔与咽部:在人体的头部,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口腔内有牙齿和舌头,还有能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开口。它的作用是把食物磨碎、软化,与唾液混合并有利于吞咽。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咽部负责吞咽食物。 新知讲解 (2)食道:位于胸腔,它是从口腔到达胃的通道。食道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通道,连接咽和胃。食道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消化作用,其主要功能只是将食物从咽传送到胃中。 新知讲解 (3)胃:在人体的腹腔上部靠近左边,形状像个大皮口袋。胃的肌肉很发达,有食物时就会不停地蠕动。胃是食物的储存场和加工厂,是食物消化的器官。胃能分泌大量强酸性的胃液。 经过口腔粗加工后的食物进入胃,通过胃的蠕动、搅拌和混合,加上胃内消化液里大量酶的作用,最后使食物变成粥状的混合物,有利于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胃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物质。 新知讲解 (4)小肠:在人体腹腔的下部,上面与胃相连,下面连着大肠。小肠较细很长,成人肠道长6.5~8.5米,约为身长的4.5倍,弯弯曲曲地盘折在一起。小肠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消化和吸收。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一般是3~8小时,这提供了充分的吸收时间。 新知讲解 (5)肝脏、胆囊、胰腺:食物虽然不流经这些器官,但是它们也是消化器官。肝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里,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会通过小肠前端的十二指肠的共同开口处流入小肠中,参与食物的消化。 新知讲解 (6)大肠:小肠中没被吸收的食物又进入大肠,大肠比小肠粗,约有1.5米长,大肠的末端是肛门。剩余的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又被大肠吸收,难以消化的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经过肛门排出体外。 新知讲解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各器官的作用 新知讲解 2.指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 分 析 食物先在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及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构成食团,然后借助吞咽活动,将食团经食道送入胃中。 在胃里通过胃壁的蠕动以及胃液的化学性消化,使食团成为粥样的食糜。食糜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内完成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余下的残渣进入大肠,其中的水分等被吸收,剩余的残渣逐渐腐化成粪便,最后经过肛门排出体外。 新知讲解 结 论 食物的“旅行”路线: 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体外。 食物进入身体后并不经过肝脏,但是肝脏产生的胆汁会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由于胆汁是不断分泌的,因此在没有食物需要消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