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实验活动 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配合物的认识。 2.了解配合物的形成。 【实验用品】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试剂:硫酸铜溶液、氨水、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K3[Fe(CN)6]溶液、蒸馏水、乙醇、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浓硝酸。 【实验过程和结论】 1.简单配合物的形成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 (1) 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 继续加入氨水 再加入乙醇 形成难溶物 Cu2++2NH3·H2O══ 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 Cu(OH)2+4NH3══ [Cu(NH3)4]2++2OH- 析出深蓝色的晶体 乙醇的极性较小,降低了盐的溶解度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 (2) 向盛有氯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几滴硝酸银溶液 再滴入氨水 生成白色沉淀 Ag++Cl-══AgCl↓ 白色沉淀溶解, 得到无色溶液 AgCl+2NH3══ [Ag(NH3)2]++Cl- 2.简单离子与配离子的区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 (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氯化铁溶液,然后再滴加2滴硫氰化钾溶液 (2)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加2滴K3[Fe(CN)6]溶液,然后再滴加2滴硫氰化钾溶液 溶液变红色 Fe3+可与SCN-形成 红色的配离子 无明显现象 K3[Fe(CN)6]与SCN-不能形成红色物质 【拓展实验】 配合物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 (1)将[Cu(NH3)4]SO4·H2O晶体溶于水中,均分为3份备用 (2)取一份加入BaCl2溶液 变成深蓝色溶液 深蓝色晶体溶解 瞬间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 (3)取一份加入NaOH溶液 (4)取一份先加入浓硝酸, 然后加入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无大量Cu2+ 加入浓硝酸深蓝色变蓝色,加入NaOH溶液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加入浓硝酸后,H+结合NH3生成 ,溶液中出现大量Cu2+,加入NaOH溶液生成Cu(OH)2 【问题讨论】 (1)写出[Cu(NH3)4]2+的结构式。 (2)K3[Fe(CN)6]在水中可电离出配离子[Fe(CN)6]3-,该配离子的中心离子、配体各是什么 配位数是多少 [Fe(CN)6]3-和Fe3+的性质一样吗 提示 [Fe(CN)6]3-的中心离子是Fe3+,配体是CN-;配位数是6;[Fe(CN)6]3-与Fe3+的性质不一样。 (3)写出[Cu(NH3)4]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本 课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