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926778

第05讲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第1课时)课件(共24张PPT)九年级化学(沪教版 上海)

日期:2025-11-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16004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类,赖以生存,空气,1课时,课件,24张
  • cover
(课件网) 第05讲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第1课时) 第二章 浩瀚的大气 授课人: 目录 CONTENTS 一、 认识空气大家族 二、 二、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第一部分 Part One 课堂导入 一、课堂导入 看不见,摸不着, 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它宝贵到处有, 动物、植物离不了。 空气 猜谜 空气与我们朝夕相伴,离开了空气我们不能生存,你熟悉它的组成吗?人类在探索空气成分的道路上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让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一起开始探究之旅吧! 一、认识空气大家族 思考: 1、大气层自上而下分为几层?各有什么作用? 2、我们常说的臭氧层在那一层?它起什么作用?臭氧空洞是怎样形成的? 一、认识空气大家族 >800km 外层(散逸层) 大气层(大气圈) 0~15km 对流层 15~50km 50~85km 85~800km 平流层 中间层 电离层 臭氧层 臭氧作用:吸收来自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 臭氧空洞:即臭氧层的破坏,是人类不恰当使用化学制品(氟里昂)有关。 一、认识空气大家族 你对空气知道多少? 一、认识空气大家族 探究空气的科学史 拉姆齐 拉瓦锡 舍勒 普利斯 特里 空气 成分 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 一、认识空气大家族 汞+氧气 氧化汞 加热 实验一: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实验二: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氧化汞 汞+氧气 加热 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氧气占体积1/5 一、认识空气大家族 氮气 78% 有关空气 你知道些 什么? 2 氧气 3 二氧化碳 5 水蒸气和其他 4 稀有气体 21% 0.94% 0.03% 0.03% 一、认识空气大家族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思路1:将其他气体除去,只剩下氧气,测定氧气体积。 思路2:将氧气除去,然后通过减少的体积来测定氧气的体积。 √ 1、思路指引 2、仪器和药品选择 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 烧杯、 酒精灯及火柴、水 (1)仪器: (2)、选药品的条件:只与氧气反应,不与其他气体反应。且反应不产生气体,生成物是固体。一般是红磷等。 一、认识空气大家族 3、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瓶加水,如图做记号。 (3)夹胶管。点燃磷后,立即入瓶并把塞紧。观现象。 (4)磷灭并冷后,开夹,观现象。 (1)瓶内出现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2)打开弹簧夹,水沿进入集气瓶内,约占容积的1/5。 4、实验现象 (1)、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5、实验结论 (2)、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P O2 P2O5 一、认识空气大家族 6、实验反思 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5)有部分水留在导管内未进入集气瓶等等。 一、认识空气大家族 动脑思考 1、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答: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①木炭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气) ②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固) ③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气) ④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固) (纯氧中发生) 2、实验药品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 供你参考: ★ 所选药品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且不产生其它气体。 一、认识空气大家族 3、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燃烧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为什么 观察剩余气体的颜色、味道、状态;想一想空气是否易溶于水? 红磷在瓶内燃烧消耗大部分O2后熄灭 燃着的红磷伸入瓶中,若N2也能燃烧,则可能出现瓶内水上升超过1/5。 无色,无味的 气体,难溶于水 氮气不能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