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952030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春——文艺复兴的颂歌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76233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美,八年级,美术,下册,文艺复兴,颂歌
  • cover
课 题:《春》 课 型:欣赏-评述 教 材:人美版八年级下册 课 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将“美术课程定性为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主张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通过美术作品与文化情境的互动,使学生既能通过一定的文化情境有效的解读和欣赏作品,又能通过作品了解相关的文化情境。”《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波提切利创作的一幅经典的世界名画。本课主要从《春》是怎样表现文艺复兴精神,作品所表现出的春的气息,神话人物不同的象征关系三个方面来,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依据新课标“核心素养”课程设计思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相应调整: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学生自己探究,强调通过深入作品美术语言分析,了解美术语言和创作的关系;通过任务驱动,将相关知识学习纳入“问题解决”的教学思路之中。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作品欣赏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人文历史发展的认识能力。但是学生对于怎样运用美术语言来理解和欣赏作品,以及在美术核心素养文化理解中,从哲学、历史、社会角度,“以小观大”透过当时的作品感知当时的社会文化。通过对当时文化特征的认识,学生理解作品的意涵是有一定难度的。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本课程将从《春》的构图、人物造型、画面色彩表现与创作背景入手,引导学生结合小组讨论来理解课程,提高对于欣赏课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素养。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从美术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原材料进行了重新组织设计。主要思路是大概念的引导,基本问题的分解,任务驱动的设计,层层分解、重组教材内容,然后再进行教学设计。 欣赏课的学习,需要综合地了解“美术语言”与“表现”的关系。为了形成绘画创作于历史、哲学、社会意识形态的联系,本课重点为绘画创作的美术语言的解读,学生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系统地理解欣赏的环节和信息,做到描述、分析、讨论、解释、评价,从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素养。 大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绘画领域的影响。 基本问题: 1.《春》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 2.作品是怎样运用美术语言来表现的?(构图、造型、色彩) 3.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是如何倡导人文主义精神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图像识读,学生初步了解《春》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作品表达的创作思想。 2.过程与方法:在审美判断中认识作品表达的美术语言,进一步理解作品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的基础上,了解作品的象征性,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对绘画领域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感知作品《春》的内容和形式美。 2.教学难点: 理解怎样运用美术语言来表现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你能用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诗句中的春天吗?诗人笔下的春天是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的。那么,画家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大师波提切利,感受作品《春》带来的艺术魅力! 教师板书《春》 【设计意图】:感受诗人是怎样描写自然界的春天,引入画家笔下的春天,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图像识读, 审美理解,自主探究(一) 描述,画了什么(整体观察) 教师小结:作品题材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画面表现了,春天来了,众神在欢愉的场景。画面中一共九个人,分别是:众神的信使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