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962951

2024年中考语文大单元复习专题课件★★品身世感怀,话人生百态——身世感怀类词整合复习 课件(共43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605899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复习,课件,身世,感怀,2024年,百态
  • cover
(课件网) 品身世感怀 话人生百态 ———《渔家傲》《浣溪沙》《相见欢》整合复习 2024年中考语文大单元复习专题课件★★ 什么是“身世感怀诗”? 诗缘情,任何题材的诗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感而创作的。只要心中有需要抒发的情,任何事物都可以触发诗人的创作欲望。古人常即事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即事”题材广泛,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如怀亲、思乡、送友、酬赠、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如因诗人身世经历写的诗,可称为“身世感怀诗”。 “身世感怀诗”的事 咏怀诗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在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由的时候,不能粗琉,因为即使相似的事,在不同的情形和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有不同的陈述。 如: 同是怀乡思亲,杜甫《月夜》“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环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漏漏,春意阑珊。罗多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 “身世感怀诗”的情: 古人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抒发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 如人生感悟(写历史变迁的怀古诗、人生壮志的言志诗、还有哲理诗等)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的悲剧已成为时代的悲剧,诗人基于对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写了这首绝句送给他。 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石壁》“郁孤台上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这首词作于 1176年春,诗人当时在江西任职,一天登台远望,不由想起筑台者李勉登台北望长安兴起“心存魏阙”的旧事,与自己收复失地、统一中原之心有戚戚焉。 李清照《渔家傲》 壹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感怀 课文朗读 1.欣赏李清照《渔家傲》示范朗读:(1)注意字词读音;(2)注意断句和节奏; 2.结合注释,个人先理解诗歌大意。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语言清丽,对后世影响较大,被称为“易安体”。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等。 3.根据教材注释及课外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 (2) (3) 李清照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清丽明快。如:《如梦令》。后期变为凄凉悲痛。如:《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等。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称“易安体 ”她居婉约派之首,她的《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4.小组合作,根据资料,探究李清照创作内容和风格变化的原因 秉承家学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 ,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资料链接 琴瑟和谐 李清照18岁时,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成婚。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