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8366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3195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
  • cover
哈尔滨市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商 甲骨文 周 金文 秦 小篆 现代 楷书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2.在商代王城遗址中,以宗庙为中心的祭祀空间和以宫殿为中心的行政空间均分布于城市的中心。而西周王城的祭祀空间和行政空间呈现疏离状态,且前者无论在空间上还是量体上都处于从属地位。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民本理念影响城市建设 B.高度集中的王权已出现 C.神权统治色彩异常浓厚 D.国家治理理念出现变化 3.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墓地不请”,没有土地买卖。到了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记载已较多,如《史记》载赵括之母言:“今括一旦为将……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一变化说明( ) A.土地兼并现象趋向激烈 B.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确立 C.封建小农经济尚未确立 D.铁器工具得到普遍使用 4.张岂之在《中国历史》中写道:秦始皇时代,秦帝国的反抗力量在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而在关东地区发生了许多反抗活动(指河南函谷关以东地区)……秦末大起义中数十家反秦武装力量也均崛起于关东。该学者重在说明( ) A.法家思想已不适应统治需要 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 C.关中地区社会矛盾尚未激化 D.六国旧地对秦统治缺乏认同感 5.秦律中有一系列与“孝”相关的内容,其中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鼓励父母告发子女不孝;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秦朝的做法( ) A.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B.强调儒家的教化功能 C.确立了外儒内法策略 D.进一步完善法家学说 6.下表是“封”和“郡”的金文,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县制的确立( ) 封 郡 释义 释义 植树为帜划定疆域驻军守土 为君主管理地方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扩大统治区域 C.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 D.是对西周制度的借鉴 7.汉高祖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三公九卿 B.推行与民休息政策 C.颁布“推恩令” D.支持商鞅进行变法 8.为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是( )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下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这说明( ) 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 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 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 10.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南北方经济发展差异逐渐缩小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11.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的五凉统治者大都崇信佛教,因而佛教繁荣;东晋政权为门阀士族秉持,因而玄学盛行;北朝诸少数民族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