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12955

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第二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复习提升(含解析)

日期:2025-11-0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11159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解析,提升,复习,发展,区域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 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理解水土流失与石漠化之间的关系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上,是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分布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石漠化面积32 476.73平方千米,占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总面积的31%,植被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地表裸露,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材料二 水土流失—人地系统关系示意图。 (1)结合材料,试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广布的原因。 (2)分析石漠化地区广布可能带来的危害。 (3)请针对贵州省石漠化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整治建议。 易错点2 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图判断生态环境变化   下图为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据此回答下题。 2.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得到持续明显的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 (2)耕地面积小;蓄水困难,人畜饮水短缺;旱涝灾害频发。 (3)建立石漠化防治法规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在石漠化区域封山育林。 解析 (1)影响石漠化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贵州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为石漠化提供了动力;从地表形态来说,贵州省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广布,使得当地土层较薄。 (2)石漠化地区广布带来的危害主要从生产、生活、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石漠化地区广布,导致当地耕地面积较小,不利于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石漠化地区蓄水能力差,地表水缺乏,无法满足人畜正常的用水需求;由于地表裸露、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旱涝灾害频发。 (3)根据材料二可知,石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主要是开发坡耕地、毁林、开荒、开矿、基建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所以石漠化的整治措施也要从这些角度入手。首先应建立石漠化防治法规体系,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其次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以改善生活条件,减少毁林、开荒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再次应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毁林、开荒、开矿等活动对地表的破坏;最后在石漠化区域封山育林,恢复自然植被。 易错提示 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具有直接联系,读懂水土流失—人地系统关系示意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中所有对石漠化自然原因、危害、整治措施的分析,都可以迁移水土流失相关知识回答。 2.C 由图可知,1976—1998年,林地、水域增长率较小,耕地、草地减少率较小,城乡用地增长率最大,说明生态环境改善缓慢;与1976—1998年相比,1999—2010年耕地、草地减少率增大,林地增长率大幅增大,水域增长率变化不大,城乡用地增长率减小,说明生态环境改善明显。 易错提示 本题常见错因是坐标和图例判读错误。由图可知,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耕地、草地减少,林地、水域和城乡用地增加,但1976—1998年和1999—201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差异较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