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21804

重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习能力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2489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重庆市,摸底,解析,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2023—2024学年(上)中期学习能力摸底 高一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先秦时期关于龙凤玉器的出土文物,据此可知( ) A.先秦龙凤形象大体一致 B.玉器加工技术有所退步 C.玉石文化具有承袭特征 D.玉饰品越发注重实用性 2.据考古工作者陈述: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主干道路网络是此次考古价值最大的发现,该遗址中心城市的规划符合《吕氏春秋·慎势》所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规划原则,是后世中国都城布局的祖型。由此可推断这样的布局( ) A.体现了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B.目的在于增强文化凝聚 C.形成了执政集团的高度集权 D.反映了严格的社会分层 3.1928年,中国考古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铲起了一杯黄土,汉字鼻祖甲骨文、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妇好墓等呈现于世,揭开了一个3000多年前的璀璨王朝的神秘面纱。下列关于该王朝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成为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的重要资料 B.妇好墓出土的铜铲证明了当时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 C.四羊方尊反映了当时青铜铸造的工艺水平相当高超 D.内外服制表明当时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官僚制 4.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外服指的是迫于武力臣服于商族的部族,这些部族接受商王的封号,表示对商王承担义务,商王承认附属国所拥有的土地和臣民。西周的分封制则是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相较而言,西周的分封制(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推动了文化认同 D.淡化了血缘关系 5.张荫麟、吕思勉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由此可知 A.封建社会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上 B.家国一体的国家治理模式 C.先秦政权尚未实现中央集权 D.以血缘宗法构建政权组织 6.春秋时期,华夏民族深感异族内迁给华夏文明带来的危机,因此强调“夷夏之辨”。至战国时期,被称为夷狄的许多内迁民族已被华夏所吸收、融合,出现了华夏居中、“戎夷”分布四方的“五方之民”的观念。这一变化( ) A.为大一统政治格局奠定了思想基础 B.说明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基本上消失 C.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D.维系了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和谐关系 7.商鞅变法“分异令”中规定:家庭内如果有两个及以上成年儿子,要为其子分家,否则要加倍征收其家之赋税。这一措施旨在( ) A.保证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 B.为秦国兵源提供有利保障 C.为小农经济形成奠定基础 D.加强中央对地方严格控制 8.儒家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其门下弟子大多参与政事,如子路、子贡等;墨家宣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政治立场鲜明的学说;法家则是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集权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为宗旨,在战国众多变法活动中独领风骚。由此可知,这三家学派( ) A.都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B.先后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C.代表的政治立场趋同 D.都提出可行的治国方略 9.山西省发现一件铁权(今俗称秤砣),上著有铭文:“廿六年(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可以印证的史实有 ①秦统一六国 ②秦统一度量衡 ③确立皇帝制度 ④铁农具的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如表为西汉文景时期统治者采取的一些举措。据此推知,这些举措( ) 序号 举措 ① 将“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进一步降低了田租 ② 多次劝课农桑,不定期减免农民税赋,抑制商业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