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数与加减法、确定位置等方面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2.发展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观察、抽象和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 3.在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体会合作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 点 应用学过的数,计算以及简单的方位知识解决现实情境中的简单问题。 难 点 理解数与加减法、确定位置等知识,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了解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实践性活动课。通过这一活动课,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让学生养成会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若有教具等教师自行增加) 第八单元 第13课时 丰收的果园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提升文化素养。】 1.连一连。 2.解决问题。 本来亭子里有5人,走掉了2人,又来了3人,现在有多少人? 导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丰收的果园》。(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习“方法” 学习任务一:实践性活动,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自主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0主题图。 (1)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用学过的数字说一句话。(指名回答) 预设:果园里有5棵苹果树等。 师:大家都能完整的说清楚,说明你们很善于观察。 (2)认方位 师引导:猴子在哪里?(树上)兔子在哪里?(树下)它们的位置你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总结:刚才这几位同学表达的很清晰。我们介绍物体的位置时,要说清楚他在谁的哪里。 师:现在,请你说一说你在谁的哪里?(指名2-4个回答) 预设:有人答对时,先询问“你是怎么发现的?”,再将其请到讲台“请你上台来为大家演示一下”。 总结:看左右时一定要根据实际的位置。 2.你问我答,自主探讨 问题引导: 运梨的分别是几号推车?(1、3、5、7)是什么数?(单数) 运苹果的是几号推车?(2、4、6)是什么数?(双数) 总结:看来生活处处都蕴含着数学规律。 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对于推车上的水果,你们还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梨有多少筐,苹果有多少筐。 师引导:老师把你的问题记录下来。预设:梨一共有多少筐?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2+2+2+2=8 师:谁也想来提一提问题? 预设:苹果一共有多少筐 板书:3+3+3=9 师小结:大家很聪明,懂得举一反三,这个本领可以让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4.拓展应用,回归生活 师:离开这幅图,谁能从周围事物中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班上的同学回答?先和同桌交流讨论,再来汇报。 学生提问题,教师鼓励(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等鼓励性语言),再请另一名学生回答。 师:老师也带来两个生活中的问题:问题1:小白兔一共有8个苹果,吃了4个,小灰兔又给她3个,小白兔还有几个苹果?问题2:小红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5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他的想法。 易错警示:有顺序的观察,提出问题。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设计意图: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1.9个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前往后数,小林排第5,那么小林后面有几个小朋友呢? 2. 小朋友们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小明排在第3,从后往前数,小明排在第5,那么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四、总结评价--促“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