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84702

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32107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
    2023学年第一学期杭州S9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I 1. 有学者指出,周初统治者并不试图直接统治周的所有领土,而是派出亲属或可靠的大臣率军去被征服之地,建立有城墙的要塞……这些诸侯被赐予爵位,对于周王,他们有提供兵役、缴纳贡赋的义务。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内外服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这些诸侯被赐予爵位,对于周王,他们有提供兵役、缴纳贡赋的义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天子将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因此这是分封制,B项正确;内外服制是商朝的制度,排除A项;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排除C项;郡县制此时并未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 2.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某学派特征做如下概括:“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该学派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根据题干西汉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 中评价某一派别:“无为,又日无不为”,“其术以虚无为本。”该派别是道家学派。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C项正确;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爱,不是无为,排除A项;墨家的核心是兼爱和非攻,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法家的核心是以法治国,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 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朝的暴政导致了(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巾军起义 C. 黄巢起义 D. 李自成起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秦朝中国。贾谊在《过秦论》中批评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结合所学,秦朝的暴政致使阶级矛盾尖锐化,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揭开 了反秦起义的序幕,A项正确;黄巾军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排除B项;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排除C项;李自成起义发生在明朝末年,排除D项。故选A项。 4.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指江南)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 A. 导致士族专权现象 B. 加剧民族之间隔阂 C. 推动江南经济发展 D. 促使东晋统一北方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北方人民纷纷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C项正确;人口流动与士族专权现象出现没有因果关系,排除A项;北方人民南迁,促进了民族交融,排除B项;东晋没有统一北方,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5. 有学者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