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90234

第10课《九九重阳敬老情》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35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0课,九九重阳敬老情,教案
  • cover
《九九重阳敬老情》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了解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明白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 2. 学生掌握重阳节的习俗和庆祝活动。 3. 学生能够制作简单的重阳节礼物并表达敬老之情。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听讲、观看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获取知识。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等方式进行互动学习。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制作手工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情感态度和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价值观念。 3. 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和友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九九重阳节的由来、习俗和庆祝活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制作简单的重阳节礼物并表达敬老之情。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为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听说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故事和说明。他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九九重阳节的知识可能还不太了解。他们喜欢参与互动的学习活动,对于制作手工作品也有一定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在情感方面,他们还需要培养尊敬老人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可以回顾学习过内容,通过提问学生复习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和一些已学的节日。例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请举例说出几个。” 2. 出示九九重阳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个节日吗?你们听说过九九重阳节吗?”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回答。 二、重阳节的习俗和意义 1. 教师通过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九九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可以选择一则与九九重阳节相关的传统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或听故事的方式了解节日的来历。 2. 与学生一起讨论九九重阳节的习俗和庆祝活动。教师可以出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描述他们看到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登高、赏菊、佩戴菊花等九九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3. 引导学生关注尊敬老人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九九重阳节是表达敬老之情的好时机。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尊敬老人的故事或案例,引发学生对敬老之情的思考和讨论。 三、制作重阳节礼物 1. 分组组织学生,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简单的重阳节礼物制作。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制作材料,如纸张、彩纸、剪刀、胶水等。 2. 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过程,并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完成礼物的制作。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示范每个步骤的操作,并解释其中的关键点和技巧。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发挥创造力,并注重细节的处理。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建议,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设计和装饰方式。 4. 学生制作完成后,展示自己的礼物,并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祝福。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设计意图和表达的敬老之情。 四、总结与展示 1.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重阳节礼物,并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展示区域,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在上面,并准备一些简短的发言时间,让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作品。 2. 引导学生就九九重阳节的重要性和敬老之情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觉得为什么要尊敬老人?你们在制作礼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你们还有其他什么方式可以表达对老人的敬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在他们的发言中给予肯定和鼓励。 板书设计: 九九重阳敬老情 - 九九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 - 九九重阳节的习俗和庆祝活动 - 制作重阳节礼物表达敬老之情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了解了九九重阳节的由来、意义、习俗和庆祝活动。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了重阳节礼物,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