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当校园小保安》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a. 理解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b. 掌握校园小保安的职责和任务,了解校园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 a. 学会观察、发现校园安全隐患,并及时报告。 b.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协作完成任务。 c. 培养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校园安全维护的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b.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校园事务的意识。 c. 培养学生对校园安全的重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校园小保安的职责和任务,学会观察、发现校园安全隐患,并及时报告。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校园事务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为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大约为8-9岁。他们对校园安全的认识较为薄弱,很少有实际参与维护校园安全的经验。他们的注意力较为集中,好奇心强,愿意参与各种活动。在小组合作方面,学生能够积极合作,但对于分工合作和协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自我保护意识较弱的情况,需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呈现一些校园安全隐患的图片或视频,例如堆放杂物、电源线乱拉等,引发学生对校园安全的思考和关注。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校园中曾经遇到过的安全问题,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并与他们讨论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二、讲解校园小保安的职责和任务 1. 呈现校园小保安的图片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校园小保安的职责和任务,例如: - 巡逻校园,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 - 观察校园安全隐患,如松动的电线、堆放杂物等。 - 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寻求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帮助。 3. 引导学生思考校园小保安的重要性,为什么他们需要学会观察并及时报告安全隐患,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分组讨论校园安全隐患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6人,确保每个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和记录讨论结果。 2. 提供一些具体的场景或图片,如教室、操场、食堂等,让学生小组内讨论并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小组成员展开交流和合作。 4.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和讨论,形成全班共同的校园安全隐患清单。 四、学生角色扮演 1. 随机选择一些学生扮演校园小保安的角色,其他学生扮演学生的角色。 2. 校园小保安们在校园中进行巡逻,并观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电源线乱拉、堆放杂物、门窗未关闭等。 3. 学生角色扮演结束后,进行反思讨论,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及时报告老师、整理杂物、关好门窗等。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五、总结归纳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校园小保安的职责和任务,如巡逻、观察和报告安全隐患。 2. 与学生一起总结校园安全隐患的常见类型,例如电器安全、校园设施、人身安全等,并讨论如何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如维护电器安全、保持校园整洁、注意交通安全等。 3.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校园安全维护,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行动意识。 板书设计: 校园小保安 - 职责:观察、报告安全隐患 - 任务:巡逻、保护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隐患 - 类型:_____ - 预防和解决方法:_____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校园小保安的工作,并观察校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能够较好地理解校园小保安的职责和任务,并能够发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