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04628

第23课 出师表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4381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3课,师表,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出师表》 诸 葛 亮 诸葛亮, 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死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后卒于军中。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以散文著称。文章写得周密畅达,代表作是《出师表》。 作者简介 文学常识 表是一种文体,古代奏议的一种,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 诸葛亮写了两篇《出师表》,即《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我们学的是《前出师表》。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背景资料: 文本翻译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先帝:批三国是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221-223年在位 古代指皇帝死亡 死亡 先帝在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的时候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 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时候 我们蜀国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候。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朝廷 指疆场 然而侍奉、守卫的大臣们在朝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在疆场上舍身作战, 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追念 厚遇 都是追念先帝(对他)的厚遇,想(把先帝的恩情)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发扬光大 (陛下)应该广泛听取(群臣们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 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 发扬、扩展 随意地年轻自己 发扬提振将士们的勇气, 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称引、譬喻 不合道理 说一些不恰当的话, 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 罚 臧 否, 皇宫中 丞相府中 提拔、晋升 处罚 赞扬 批评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罚、赞扬、批评, 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不应该(因在皇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和尽忠行善的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负责专职的官员 罚 公平清明 治理 应当交给负责专职的官员来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以显示陛下公平清明的治理, 不宜偏私, 使内外异法也。 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不同 不应该偏袒徇私, 使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 良实, 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忠良诚实的人 侍中郭攸之、费祎和侍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忠良、诚实的人, 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志向和思虑忠诚无二 选拔 给予 (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 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 我,谦称 询问 我认为宫中的事情, 无论大小, 都拿来问问他们, 然后施行, 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弥补缺失,阙漏:缺失疏漏 启发和帮助 这样以后再去施行, 一定能够弥补缺失, 有启发和帮助。 将军向宠, 性行淑均, 晓畅军事, 性情品德善良公正。淑:善。均,公正、公平 将军向宠, 性情品德善良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