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04873

第十三章 内能知识点梳理+测评(有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3817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十三,内能,知识点,梳理,测评,答案
  • cover
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通常以 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 分子热运动 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扩散现象直接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间接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当拉伸物体(固体)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压缩物体(固体和液体)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共同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是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不能说个别分子和少数分子具有内能,单纯分析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毫无意义的。 物体内能的改变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做功、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比热容 1.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2.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有关,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的变化以及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热量的计算 温度变化时,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吸=cm(t—t ),Q放=cm(t —t)[t 和t分别是加热(或放热)前后物体的温度]。 该热量计算公式适用于物态不发生变化时物体升温(或降温)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计算。如果过程中存在着物态变化,不能使用该公式。例如冰熔化为水时,冰的温度没有变化,但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三章 内能知识点梳理+测评 知识点练习 知识点一 物质的构成 1.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原子可以组成物质 C.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几百亿分之几米 D.分子很大 2.人们通常以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人们用光学显微镜 (选填“能”或“不能”)分辨出分子。 知识点二 分子热运动 3.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 A.春天,百花争艳 B.夏天,波光粼粼 C.秋天,丹桂飘香 D.冬天,大雪纷飞 4.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实验室充满刺鼻的酒精气味。对此扩散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扩散现象仅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证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知识点三 分子间的作用力 5.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6.如图所示是同种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甲图表示该物质处于 态,物质从丙图的状态变化到甲图的状态时,所组成的物体的体积变 ,分子间的作用力变 。 知识点四 内能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它是机械能 B.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内能也越大 C.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冰块不具有内能和机械能 D.任何物体都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知识点五 物体内能的改变 8.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9.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说明通过做功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图甲中空气被压缩时内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