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3.2 添加角色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总目标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认识与了解Scratch的功能区域,动手实践导入背景和角色,切换角色造型,以及综合运用移动、对话等指令掌握如何在Scratch图形化环境里使用积木搭建脚本。 此外,这部分关于人工智能技术与编程的学习,能够让同学们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知识,掌握计算机编程的一般方法,培养计算思维,并尝试利用计算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为添加角色和舞台背景,可以改变角色大小和删除角色,围绕一个主题添加角色和背景是最基础的操作,学生必须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是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1.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2.学习动机。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愿意接触和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新事物,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3.其他。偏向于自主+探究式学习,喜爱故事案例,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课时目标 1.了解角色和背景的基本定义,学会添加角色、背景,能够调整角色大小和删除舞台中不需要的角色。 2.通过聆听教师讲解和实践操作,掌握添加背景和角色的四种方法。 3.在操作练习、合作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图形化编程的兴趣;在分享与交流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与总结能力;培养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发展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教学重点 添加角色和背景的不同方法,调整角色大小和删除角色的操作。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背景和角色,搭建积木编写脚本并运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巩固旧知: 1.带领学生一起回顾Scratch的不同区域命名及功能。 2.复习保存和打开文件的方法,并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操作过程。 回顾知识 巩固学生知识,强化学习效果。 导入新课: 1.兴趣导入。 听说今天有一场森林聚会,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呢? 2.展示作品。 播放视频作品。(森林聚会现场,狐狸、兔子、马儿、狮子、长颈鹿、蝴蝶都来了。这时,一只迟到的小兔子从远处蹦蹦跳跳过来,主动对其它小动物打招呼说:“你们好啊!我是小兔子。”)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试着做一做森林聚会呢?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学习制作森林聚会动画,和大家打招呼吧! 聆听教师讲解,观看视频,明确学习任务。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能学习,试一试 规划分析: 思考:森林聚会的场景包含什么元素?这些部分能够在Scratch的功能区域中找到吗?需要用到什么指令? 引导学生从以下部分进行分析。 舞台背景:森林的场景 角色:狐狸、兔子、狮子、长颈鹿等小动物 积木:移动、打招呼的指令 分类:不同积木对应的类别 添加角色: 1.认识角色。 请同学们思考Scratch中的角色是什么?角色只能有一个吗? 在Scratch中,角色是舞台中执行命令的主角,它能够按照搭建的积木进行运动。Scratch软件默认的角色是小猫,角色列表区可以添加各种角色。 2.添加角色。 有很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这次的森林聚会,既然角色列表区可以添加多种角色,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把这些小动物添加到舞台呢? 引导学生思考,添加角色的四个按钮有什么作用,探索添加角色的方法。学生回答后,总结并通过操作演示添加角色的四种方法。 方法一:选择一个角色。从角色库里面选择不同类型的角色。 方法二:绘制角色。绘制一个新角色,添加到舞台。 方法三:随机角色。按下此按钮,系统会随机添加一个角色到舞台。 方法四:上传角色。从本地文件中上传图片作为角色。 添加背景: 想一想: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发现,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