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58929

第6章 自觉完善 课件(共20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高教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24995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章,自觉,完善,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自觉完善 ———大学生自我意识 课程导入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间用三只脚走路 斯芬克斯之谜 案例分析 小青,女,大一学生。自己觉得自己很普通,但内心希望自己不是一个平庸的人,渴望美好的未来。平淡地上小学,中学,直到高考后进入一所普通专科学院,生活和学习上许多愿望都没有达成。现在总觉得自己站在讲台上发言的时候,声音会不自觉地打颤,其实小青是个很开朗、活泼的女孩,就是在面对很多人的时候就完了,总担心别人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怀疑自己有什么心理障碍。 你觉得小青有什么问题,改如何帮助她调整呢?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以及对自身与客观外界之间关系的认识与体验。 1.生理自我(如身高、体重、形态) 2.心理自我(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 3.社会自我(如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12~18周岁 3~14、15岁 0~3岁 心理的自我 意识发展 社会的自我 意识发展 生理的自我意识发展 (二) (一)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同一风格”的自我。简单地理解,即把众多的人格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格。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进行了思考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个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发展的时间维度。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思考。 知识链接 (三)自我意识的功能 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 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保持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认识向广度与深度发展 自我评价能力提高 自控能力增强 自我意识发展存在矛盾性 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提出周哈里窗模式,将我可以分四个部分。 乔哈里窗口理论 公开的我 我们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 隐秘的我 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 盲目的我 别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 未知的我 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 当一个人自我的公开领域扩大,则其生活变得更加真实,不论与人交往还是自处,都会显得轻松愉快而有效率。盲目领域变小,人对自我的认识越清楚,越能在生活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力。 如:我们的长相、身高、体重,及某些属于公开性质的资料,如:性别、籍贯、特别的习惯…… 盲目我”的大小与个人自我观察、自我省察的能力有关,通常内省特质比较强的人,则他的“盲目我”可能会比较小。比如一个得意的或者不耐烦的神态和情绪流露,本人不觉察,除非别人告诉你。 例如:许多童年往事、痛苦辛酸的经历、身体上的隐疾…… 这通常是指一些尚待开发的能力或特性,当然也包含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潜意识层面。 三、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 1、过高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过强主要表现为:过分追求完美、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过度自我中心等。 该类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骄傲情绪,认识问题带有一定的偏激和固执,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自我可以轻易实现;评价他人往往求全责备;观察社会易于简单化;行动目标往往力不能及。 三、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 2、过分追求完美 过分追求完美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不真正了解自己和过分受他人期望的影响等。 该类大学生对自己持有过高的要求,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容忍自己“不完美”的表现,对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过分看重,甚至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