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 案 首 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次 时数 2 课型 新授课 项目名称 科学认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1.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2.了解心理健康的特点3.熟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4.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教学重点:1.心理不健康和心理异常的区别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当自己出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正确面对,并积极寻求解决途径。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活动,PPT 作业:1、对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评估自己目前的心理健康现状。2、如何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后记(经验、不足): 教 案 内 容 教学过程: 一、课前介绍(10分钟)课程介绍(包括课程的内容、考核办法、教材介绍)二、新课(60分钟)1、课前小测试:引出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看法与思考(你的现状如何?在哪些地方需要改善?你觉得有哪些途径可以改善?)2、正确认识心理健康:(1)什么是心理健康:身体、智能、情感———和谐状态心理健康与不健康、心理正常与不正常的区别(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健康不健康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心理的健康状态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性心理障碍(2)心理健康的特点(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这是次重点,要求学生能对照标准,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现状)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这是另一个重点,也是难点)(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自尊与自卑的矛盾(3)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 (4)交往需要与闭锁心理的矛盾(5)性冲动与性压抑的矛盾; (6)竞争与求稳的矛盾(7)理智与情感的矛盾; (8)独立与依赖的矛盾通过系列案例,来谈大学生常见的这八类心理矛盾,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大学期间遇到的一些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从而能正确的看待问题,并积极的寻求解决的办法,4、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1)建设和营造有利于高职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高职生心理健康意识(3)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教给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4)开展面向学生个体的心理咨询活动,对心理障碍进行早期干预(介绍“3·20心理健康教育周”和“5·25心理健康日”;介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介绍能给学生提供的各类心理健康服务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三、课堂实践:(20分钟)1、团体活动:有缘相识2、拓展阅读3、推荐影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